第51章(第3/5頁)

可那名男子不僅將羽箭射了出去,甚至於箭矢還穩穩地落在了鮮紅的靶心之上。

這箭法未免太過出神入化!

江玉珣不由睜大了眼睛。

“射箭的人是折柔的俘虜,折柔士兵幾乎人人都掌握著如此箭法。”應長川開口道。

江玉珣下意識咬了咬唇:“折柔人從小練習騎射,單論此道我大周士兵的確不是他們的對手。”

天子笑了一下,轉身隔著漫漫黃沙看向折柔的方向:“不能以己之短克敵之長。”

繼不遠處的俘虜後,幾名不信邪的大周士兵也紛紛在沙塵暴中搭弓射箭。

可是那些箭卻無一例外被風吹歪,或是脫靶或是墜在了半路。

幾人的臉色當即變差,並不信邪地再次拉弓向前方射去。

作為一名文博行業從業者,江玉珣非常了解各類文物與器物。

但是涉及戰爭領域,他竟然真的“謹言慎行”了起來。

聽了應長川的話,江玉珣下意識問:“那我們應當怎麽做?”

黃沙之下,他不由提高了音量。

“折柔人雖有了馬鐙,但是多年劫掠養成的心態仍沒有變化。”

聞言,江玉珣不由輕輕點頭。

應長川繼續道:“折柔士兵不願因戰爭喪命,他們既不敢與我大周戰士近身搏鬥,也不善於此道。”

又一陣疾風吹過,江玉珣正準備閉眼,卻見應長川緩緩側身替他擋住了這陣風沙。

他下意識向身邊的人投去感激的目光,並喃喃道:“折柔人寓兵於牧。他們並不像大周這樣練兵,而是直接利用騎射遊牧時的經驗上戰場。”

他們敢搭弓射狼,卻不會與狼肉搏。

然而步兵肉搏術卻是大周士兵最擅長的進攻方式。

“以往騎兵大多負責突襲、包抄,或是追殲殘敵,”應長川一邊回憶,一邊總結前人經驗道,“而往後幾年,大周的騎兵便要由輔助應敵,轉為直接沖撞敵方的主力軍隊。”

這也是應長川此次親自前往北地的目的之一。

他不只是天子,更是大周最高的軍事將領。

如此大規模且徹底的軍事變革,必須由應長川親自完成。

應長川的語氣仍像以往那般平靜,但是煙灰色的眼瞳中卻於此刻迸發出了江玉珣從未見過的殺意。

眼前人從容的模樣與周圍的黃沙,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江玉珣——應長川的天下,是他一刀刀殺出來的。

說完,天子忽然垂眸朝江玉珣看了一眼。

黃沙在他背後彌漫,耳邊是獵獵疾風與兵戈相交的砰響。

江玉珣的心,突然在此刻重重地跳了兩下。

黃沙吹過,他不由移開視線再一次咳了起來:“咳咳咳……北地雖然不如陛下說的那般苦寒,但是駐守於此的士兵日子仍不怎麽好過。等戰爭結束,定要在這裏多種些樹。”

聞言,應長川微微揚起唇角:“走吧,回營地。”

“是,陛下。”江玉珣總算松了一口氣。

-

校場廣闊無邊,正是風卷黃沙的好地方。

沒走兩步,江玉珣的嗓子就發起癢來。

他咳了兩下忍不住問身邊的人:“陛下不怕這黃沙嗎?”

明明都是人,自己已經咳嗽成了這樣,應長川竟然還鎮定從容。

這人的體質也太變態了吧……

應長川隨口道:“前朝駐守澤方郡時,已經適應了這裏的氣候。”

幾年前他剛剛打下爍林國,便被前朝皇帝派去鎮守緊鄰折柔的澤方郡。

前朝軍制混亂,常駐於澤方郡的士兵更是吃不飽、穿不好,每天只管掰著指頭數服完兵役回家的日子。

應長川來這裏還沒多久,就遇到了折柔舉兵南下。

按理來說此戰必輸無疑。

而他非但沒有退縮畏敵,甚至還帶著這樣一群人於深夜反殺了回去,一舉剿滅了折柔一支部族。

“這樣啊……”

江玉珣一邊點頭,一邊不住想——應長川當時究竟是怎麽敢的?

“怎麽?”看出他的疑惑,應長川不由停下腳步。

後世許多史學家都猜測過應長川當時的想法。

有人說他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有人說他單純想與折柔同歸於盡。

江玉珣同樣好奇這個問題很久。

如今當事人就站在他的面前,哪有不問的道理?

他不由駐足:“陛下當年是如何想的?”

兩人正好走到了一架攻城用的巨大沖車下。

風沙全被擋在沖車的背後,沒了遮擋視線的黃霧,江玉珣的眼眸在一瞬間變得極亮。

看出他在想什麽的應長川輕輕地笑了一下,末了挑眉道:“折柔人與我大周士兵一樣,皆為血肉之軀,而非銅筋鐵骨。既然他們敢劫掠,我們又為何不能反殺回去?”

狂舞的黃沙印在應長川的眼底。

江玉珣似乎透過這雙眼睛,看到了他少年時的狂妄與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