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5頁)

前陣子服麟軍一直在昭都附近屯田。

幾個月時間過去,官府有新式農具的事早就傳遍了昭都。

因此,等官府要租借百姓農具、耕牛,令百姓一道屯田的消息傳出後,附近百姓均在第一時間響應,唯恐自己慢人一步。

農具、耕牛數量有限,第一批得到它們的百姓已經趁著農閑時節開始了囤地。

他們家中無人照顧的孩子,則被送到了官府的學堂“上課”。

百姓的文化水平不同,“掃盲班”教學的內容與進度也不一樣。

此時蘭澤等郡的孩子還在學習官話,但是昭都附近的學堂已經教起了九九歌。

孩子總喜歡給同伴們炫耀新知識。

“九九歌”與其他從學堂裏學來的知識,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逐漸在怡河兩岸流傳了開來。

不知不覺竟成了最流行的兒歌。

見狀,莊有梨不由嘖嘖稱奇道:“去過學堂之後,他們看上去的確比從前更加乖巧了。”

接著忍不住將視線向遠處落去,他看了一眼被大雪覆蓋的麥田,略有些遺憾地說:“可惜第一批屯出的荒地,只來得及種小麥。”

江玉珣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茶盞。

當日在流雲殿上聽來的話,又一次浮現於他腦海之中。

……自己想找的東西或許就在折柔。

吃完飯後,莊有梨回到位於昭都與家人團聚。

在流雲宮蹭暖氣的江玉珣並沒有著急休息,而是選擇拜訪一位曾經去過折柔的官員。

——他並非昭都人士,故而這五日也沒有離宮。

太監送上熱茶,江玉珣把它握在手中並不急著喝:“……實不相瞞,我這一次來找湯大人,是想問問您當年在王庭具體看到了什麽?”

坐在他對面的那名叫“湯一蒙”的年輕官員想了想回答道:

“除了金玉珠翠外,多是一些之前從未見過的蔬果。當時隨行人曾簡單提過它們的名字,但是時間過去太久,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他的語氣無比懊悔,說完還不由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大周與折柔稱得上“世仇”。

彼時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使臣,都將這一項參觀活動當成了折柔的炫耀。

他不但全程冷著一張臉,且也沒有太過在意帳內擺放的東西。

“無妨,”江玉珣暫不在意那些沒見過的蔬果,他略微緊張地攥緊了手中的茶盞,“不知大人可有見過小麥?”

“小麥……”湯一蒙思考了好一會,終於認真點頭說,“的確見過!”

江玉珣立刻追問:“可還記得它長什麽樣子?”

湯一蒙咬了咬唇說:“大周也有小麥,故而我當日並沒有細看……只記得折柔土地貧瘠、幹旱無法進行農耕,那些麥種並未被種在地裏,而是與其他自西域送來的珍奇一道,隨意擺在王庭的某間宮室之中。”

湯一蒙雖也沒有看清那麥種的模樣。

但是聽到這裏,江玉珣卻突然忍不住笑了一下——折柔是一個實打實的遊牧民族,他們並不了解麥種對大周而言有多麽重要。

……折柔越不重視麥種,對自己而言越是有利!

“敢問湯大人當時共在折柔呆了幾日,其間可有見到那些西域來的質子?”

聽到這個問題,湯一蒙突然意識到了幾分不對勁來。

……江大人了解這些,難不成是想派人去折柔詳看西域風物?

他心中雖然有些疑惑,但是並沒有直接表現出來。

折柔乃險惡、苦寒之地,去一趟並不容易。

湯一蒙實話實說道:“回江大人的話,我們一行人在折柔王庭停留了五日,其間受人看管、活動範圍十分有限。只見到了公主殿下與其仆從,未見到一名西域人士。”

他以為自己這麽說後,江玉珣便會徹底打消這個念頭。

不料聽完這句話,坐在對面的人只是攥著茶盞輕喃了一句:“……有五日時間。”

——江玉珣似乎並沒有放棄。

-

此時還在放假,江玉珣無意多打擾湯一蒙。

了解完自己最好奇的事後,他便回到了玄印監駐地。

遇襲的事情再一次為江玉珣敲響警鐘:必須好好習武,絕不可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玄印監駐地還同往日一般忙碌。

然而江玉珣帶著輕劍轉了半天,都沒有找到自己想找的人。

見此情形,他終於忍不住叫住一名玄印監問:“你們齊平沙齊統領去哪兒了?”

“回江大人的話,齊大人去年剛剛成了家。元日節一放,他便離開仙遊宮回家了!”回答完江玉珣的問題,玄印監不由好奇道,“江大人可是有要事?若是有的話,我可找人去尋齊大人。”

聽聞此言,江玉珣連忙擺手:“ 不用不用,我只是想尋齊大人練劍而已。”

“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