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4頁)

喝完最後一口羊湯,江玉珣也放下了手中的粗瓷碗。

雖然早料想到聆天台的工匠一定不錯,但他還是忍不住好奇道:“他們主要厲害在何處?”

與江玉珣想象中不同,尹松泉並沒有提那些工匠所懂得的技術。

而是喝了一口熱茶,一邊搓手取暖一邊說:“他們很懂得安排人員與適時推進進度,既能保證工程不斷,還能給河工們騰出休息的時間。”

江玉珣輕輕點頭。

尹松泉又給自己添了些熱茶,並無比感慨地對江玉珣說:“這樣一來,不止每天工時變少,甚至前陣子下雪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一道休息了。”

這在從前可是聞所未聞之事!

江玉珣緩緩點頭:“這都是他們一點點累積出的經驗。”

用現代的話來說,聆天台的工匠非常能夠合理安排,並保證人員最大工效。

“正是如此!”

尹松泉補充道:“不止於此,何時清土何時進入下一道工序,他們同樣有條不紊。”

說到這裏,他的語氣裏滿是敬佩。

尹松泉雖然窮苦,但好歹是個讀書人。

聆天台的工匠是奴隸身份,原本並不受他重視。

但合作半年過後,他卻以打心眼裏佩服起了這群奴隸出身之人。

江玉珣雖然不太懂工程,但從現場看到的進度以及尹松泉的反應中,也能感受到那群工匠的厲害之處。

管理工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保證工程質量與安全的情況下提高效率更是難上加難。

江玉珣一邊聽尹松泉說話,一邊默默地在心中想到——這群工匠的經驗定要保留,等到怡河之事結束後,一定要再請他們將這些實打實的技術總結下來。

數九寒天冷風嗖。

臨近元日,昭都也到了一年之中最冷的日子。

每年這個時候,就連怡河都會結小半月的冰。

但是位於仙遊宮一角的溫室內,卻仍如春季一般暖。

這裏原本是為皇室提供冬日蔬菜的地方。

但如今又多了個不一樣的用途。

江玉珣用力推開裹著厚厚毛氈的木門,走到了溫室之中。

見他來,一個看上去三十多歲的女子連忙轉身,帶著幾名宮女朝江玉珣行禮:“奴婢見過江大人。”

她身著碧色纊袍,頭發全部挽在腦後,看上去格外幹練。

“正雨姑姑不必如此拘禮,”江玉珣將狐裘掛在一旁的木架上,緩步走入了溫室之中,同時擡頭好奇的道,“我聽人說已經有花現蕾了?”

牡丹花嬌貴,到了冬天本就會被移入相對溫暖的地方暫養。

如今催熟起來,也相對簡單一點。

正雨姑姑笑著連忙點頭:“正是,江大人這邊走。”

“好。”江玉珣連忙跟了上去。

不大的溫室內如江玉珣當日說的一般挖了淺淺溝渠,此時正從地面向上冒著熱氣。

沒走兩步,江玉珣便看到了一株懸在半空的牡丹。

“江大人,這株牡丹好幾日前就已經現蕾了,”正雨姑姑一邊思考一邊說,“預計再有七日這株牡丹便可以開花。其余的花最近也已陸續現蕾,正好能在元日宴上盛開。”

正雨姑姑為前朝妃嬪身旁的女官,是整座仙遊宮裏最懂得花藝之人。

她說還有七日開花,那一定不會有太大偏差。

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氣,他笑著點頭道:“那便好,我今日便去給費大人說。”

自己雖然沒有大肆宣傳此事,但是仙遊宮就這麽大,改建溫室的動靜也落入了不少人的眼中。

若最後放了個啞炮,屬實是有些丟人了。

“好,您就放心吧。”正雨姑姑應道。

雖然牡丹還只是個花苞,但江玉珣仿佛已聞到了來自它的淺淡香味。

溫室內的花極多,相比之下人手就有些短缺。

說著說著,正雨姑姑又用毛筆蘸著水來洗刷牡丹的枝葉了。

見她如此忙碌,江玉珣也不再打擾。

他正打算與正雨姑姑道別,開口前卻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來。

……自己好像是要將第一批花送人的?

想到這裏,江玉珣不由問道:“可以麻煩正雨姑姑在第一批花綻放的時候派人通知我一聲嗎?”

正雨姑姑手上動作一頓,自小就待在宮中的她瞬間明白了江玉珣的意思:“放心吧,江大人。奴婢記得了。”

-

雪青色的牡丹亭立在素白的花盆中。

方才開放的它已能窺得幾日後那濃艷、驚人的模樣。

仙遊宮內人多眼雜,擔心元日宴會上的驚喜提前被人知道。

江玉珣趁著夜色與玄印監一道將牡丹搬了回去。

然而一炷香的時間過去,江玉珣仍然在屋內用絲帕反復擦著花盆。

在古代,有好東西第一個獻給皇帝是天經地義的事。

但從沒給上司送過禮的江玉珣,還是給自己做了好一會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