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5頁)

這既是因為他早把江玉珣看作皇帝寵臣,更是因為他本就八面玲瓏的性子。

元日大宴將至,此時正是費晉原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

江玉珣與他簡單寒暄幾句,回答了幾個有關自己身體的問題之後,便直入主題。

他放下手中茶盞,一邊回憶一邊說:“費大人,我今日在仙遊宮中,看到有宮女制作宮花。問了一番方才知道,這些花只能使用一次。”

聞言,費晉原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他輕輕點頭:“正是如此。”

見狀,江玉珣稍稍停頓幾息繼續道:“下官正好知道一個方法,能讓牡丹在冬日開放。如若可以的話,此次元日大宴的花卉不如就讓下官提供?不知費大人這邊方便不方便。”

宮花固然好,但是到底比不過真牡丹。

況且江玉珣是皇帝寵臣,自己賣他一個面子也是應當的。

費晉原瞬間眼前一亮,想都沒想便直接點頭:“自然可以!”

他本不是好奇心旺盛之人,但是聽江玉珣這麽說之後仍不忘追問一句:“不知道江大人打算用什麽方法讓牡丹開花?”

說著便端起茶壺替江玉珣補茶。

江玉珣沒有藏私,他先謝過費晉原,再緩緩笑了一下直接回答道:“利用蘊火。”

世界上最早的溫室便出現於華夏。

早在大周所處的年代,人們便知道了在不透風的房子裏日夜燒火,提高室溫生產反季節蔬菜的方法。

只不過這種方法成本較高,且有違“天時”,並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若是能吃到新鮮蔬菜,誰又想再吃腌菜?

雖然有違天時,可到了冬天王公貴族們的餐桌上,仍不缺用蘊火養出的綠色蔬菜。

“蘊火……”費晉原忍不住皺眉輕聲重復了一遍。

現在剛進臘月不久,若江玉珣十幾日後仍未能養出牡丹,費晉原還有時間補救,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這事本與他沒多大關系,但他還是忍不住多說了一句:“江大人,恕我冒昧提醒一句。”

“您請講。”江玉珣連忙朝對方看去。

費晉原一邊斟酌措辭一邊說:

“‘蘊火’一法已在大周流行了好些年,我雖沒有嘗試過以此法養育花卉,但不用猜便知絕對早有其他人做過了嘗試。大周有賞花的習俗,若有人能在冬天育出牡丹,絕對早已聞名天下。可如今我仍未聽說過有這樣的事……”

費晉原這是在委婉提醒自己。

江玉珣笑著輕輕搖頭:“臣知道的方法,與一般的缊火有所不同,請費大人放心便是。”

“好,”費晉原方才微蹙著的眉也舒展了開來,“江大人這樣說,我便放心了!”

他雖這麽說,但是心中並沒有完全相信江玉珣的話。

江玉珣雖看出這一點,但也並不在意,他笑著朝對方點了點頭,接著端起茶盞輕飲一口。

古人將生長在溫室中的早開花卉稱作“堂花”。

大約千年後,有花農發明了在普通溫室裏開挖溝渠,再用竹木搭成架子,把花盆架在溝渠之上並以熱水、硫黃等物熏蒸的促熟之法。*

自那以後,冬日賞花也由不可能化為了可能。

說話間,費晉原手下負責宮宴飲食的官員也來到此處,與他一道商量公事。

見他有事要忙,江玉珣連忙起身行禮,同時向屋外走去:“那下官今日便不再打擾費大人了。”

此刻正是雪融的時候。

屋外的氣溫比前幾天下雪的時候還要低。

冷風吹來,江玉珣不由縮了縮身子。

元日大宴是皇宮一年中最大的宴飲活動。

不但百官可以攜家眷到來,甚至就連聆天台的人也會來到此處……

想到這裏,江玉珣不由攥緊了手中的暖爐。

他養牡丹既是因為最近不用處理公事,閑不下來想找點事情給自己做做。

還是因為想在元日大宴上,再小小報復聆天台一番。

聆天台認為,植物何時生長何時死亡,都是由玄天決定,以人之力無法改變。

甚至還曾以“有違‘天時’”為理由,阻礙缊火一法的傳播、流行。

一想到後世人曾以“侔造化,通仙靈”來形容堂花。

江玉珣便無比期待聆天台的人見到牡丹該是什麽反應?

見江玉珣要走,費晉原立刻起來送客:“等牡丹花開後,江大人定要第一個邀我去看啊!”

“自然,”江玉珣隨之笑了起來,“到時候自然會贈一盆給大人您。”

費晉原的臉上當即樂開了花:“那我便等著江大人的好消息了!”

說著,便把江玉珣和玄印監一道送了出去。

雪在不知不覺中融了一半,由青石鋪成的宮道上有些濕滑。

江玉珣不由放緩了腳步,他一邊回憶當年在博物館中看來的堂花培育方法,一邊忍不住想到——自己既然送了費晉原,那自然也要再送莊嶽一家幾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