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5頁)

聽到這裏,石巧平連忙一邊擦淚一邊如數家珍地朝他說了起來:“自然自然!江大人,今年我們已經試過了幾種常見的糧食,稻酒綿柔、黍酒香、稷酒醇厚、麥酒沖,味道各有不同。”

石巧平的情緒一點點平復了下來,並帶幾人向酒坊內走去。

“其中以黍酒與麥酒合釀出的酒味道最好,您和莊公子可一定要嘗嘗!”

知道自己酒量如何的江玉珣自然不敢嘗。

但還沒等他開口婉拒,一旁的莊有梨先如波浪鼓一般搖起了頭:“不行啊,阿嬸。來田莊之前我娘就特意交代過,讓我不要在此飲酒。”

說話間,一行人正好走入酒坊之中。

此時酒坊還沒有徹底建好,裏面正是空曠的時候。

莊有梨的聲音瞬間於屋內回蕩了起來,引得無數在此做工的人開懷大笑。

石巧平也瞬間忘了剛才的事,忍不住隨他們一道笑了起來。

-

“公子,您看這個酒坊可與您想象中一樣?”

笑過之後,跟在江玉珣身邊的石巧平不由緊張了起來。

江玉珣前幾個月要不是忙著朝事,要不然就是遠離昭都隨皇帝南巡。

眼前這座酒坊完全是按照他所畫的草圖,再加上眾人的想象建而成的,也不知道他到底滿不滿意。

江玉珣正在門口向內看去。

眼前的酒坊雖不大。

但是爐灶、晾堂甚至水溝一應俱全。

一旁的角落裏,還堆著幾壇勾兌好正在盛釀的新酒。

而另一頭的倉儲區域除了糧食外,甚至還有不少的李、棗與桃仁存放。

莊有梨不由驚嘆一聲。

“一樣,”江玉珣的眼睛極亮,“比我原本想象的還要好。”

酒窖內的傭客全都湊了上來,七嘴八舌地朝他說:“您當時說可以多加些東西試試,於是我們就將田莊裏能找到的東西都加進去試著釀了一下。”

石巧平想到什麽似地拍了一下手說:“哦……昨天宮裏的太醫也來了!”

江玉珣愣了一下,忍不住朝石巧平看去:“太醫?”

正在深埋於地下的陶罐邊做工的傭客也擡頭說:“說是陛下派來,幫您一道做‘藥酒’的!”

南巡回程路上,江玉珣曾把自己對酒坊的規劃說給應長川聽,其中便提到了“藥酒”這一項。

江玉珣沒有想到,過去這麽久公事繁忙的應長川竟然還記得這個。

聽得雲裏霧裏的莊有梨,終於忍不住問:“阿珣,‘藥酒’又是什麽意思?”

說著,幾人已走到了勾兌好的酒壇前。

江玉珣一邊輕嗅這裏的酒香,一邊轉過身回答道:“今年單單昭都附近就開墾了無數荒地,若無意外的話,明年糧食定當豐收,到時候就可以多制一些酒了。”

莊有梨隨之點頭。

“屆時不但能夠根據口味為酒分門別類,定不同的價格,擴大賣酒的範圍。”

江玉珣默默在心中補充了一句:甚至嘗試著將它賣到折柔去。

“更可以制些外用的藥酒——”

“我懂了,”江玉珣的話還沒有說完,莊有梨便恍然大悟道,“若是只能當做藥用,那像我這樣不喝酒的人也會來買了。”

江玉珣點頭道:“對!差不多是這個道理。”

他記得外用藥酒還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的功效。

假如能夠量產,甚至還可以將它用於軍中。

“周、柔”之戰是歷史的必然。

既然無可避免,那便要提前做好一切能做的準備。

想到這裏,江玉珣不由緩緩攥緊了手心。

-

與此同時,仙遊宮。

雪又下了起來,窗外只剩白茫茫一片。

但是流雲殿內卻無半絲寒意。

前朝皇室窮奢極侈,哪怕是原本避暑用的仙遊宮裏,都花大價錢修了火墻。

此時正有內侍官在流雲殿的外廊下生火。

熱氣順著墻下提前挖好的火道傳了上來,將整座宮室烘得暖乎乎。

甚至於令跪在地上的宗正額頭掛滿汗珠。

應長川放下手中奏報。

見狀,守在一旁的內侍官連忙彎腰上前,雙手捧起將它交回宗正手中。

“陛下,皇宮內的積水早已退下,雨季也已過去。臣以為可以趁這個時候翻整宮室,以保證來年順利使用。”

說著說著,身為宗正的邢歷帆不由小心擡眸看了皇帝一眼。

——他雖然出身於世家大族,也是前朝舊臣。

但是做事向來謹小慎微,唯恐不小心觸犯龍顏。

不料千算萬算,竟然被自己的親兒子坑了!

直到現在,他那倒賣烈酒、販售假酒的兒子,還在玄印監駐地關著呢。

想到這裏,邢歷帆變得愈發心虛。

但身為朝臣該說的話還是要說:“如今我大周四境安泰,臣以為正是整修皇宮的好時機。”

應長川不由輕旋了一下指尖的玄玉戒,並下意識將目光朝書案旁空掉的位置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