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5頁)

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朝廷也要去尋找傳說中海灃稻。

幾日後,江玉珣終於重新踏入了蘭澤郡境內。

蘭澤東西兩側為山嶺,中部則是一片平原、谷地。

此時已是暮秋。

群山隨著馬行緩緩向後退去,廣袤無垠的平原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金色的稻谷正隨風搖擺。

遠遠看去似海浪疊堆。

蘭澤郡再往西,便是當年的西南十二國。

前些年這裏戰火不斷,百姓也逃走了許多。

除了收割自家水稻的農人以外,此刻還有無數官兵正打理著暫時無主的田地。

離開丘陵、山地,視野驟然開闊很多。

此刻官道兩邊具是田地。

擔心驚擾百姓,馬車不由放緩了速度。

官道兩旁的聲音也在這時漏了一些進來。

不遠處有個小孩正在耍脾氣:“……娘,我還想再玩一會。”

“不行!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麽時辰?再不聽話便讓服麟軍把你帶走,帶到陛下面前!”

下一刻,那孩子的哭鬧果然止住了。

馬車外只剩下一點啜泣的聲音。

聽到這陣對話,江玉珣不由嘖嘖稱奇——

沒想到隔著千年時光,家長嚇唬人的方法竟然完全沒有變過!

方才那句話,不就是古代版本的“再哭就讓警察把你抓走”嗎?

蘭澤郡官員已經提前按照皇命,找來了幾個懂得海灃國話的人。

同時從他們口中,簡單了解了當地的風物。

此刻,應長川手中拿的便是據此總結出的奏報。

他本在閱讀奏報,但馬車外的動靜實在是有些大。

天子不由緩緩放下手中的東西,向身邊人看去。

接著忽然問:“愛卿可知方才的百姓在做什麽?”

本在偷摸感慨的江玉珣神情瞬間就是一凜,“回陛下,她正用您嚇唬孩子。”說完他不由緊張起來。

……應長川不會和這些百姓計較吧?

還好,或許是海灃稻的事情有了一點眉目。

天子的心情似乎不錯。

“用孤?”應長川不由挑眉。

江玉珣默默點頭:“……陛下與服麟軍征戰西南十二國,威名傳遍蘭澤郡。郡內百姓因此非常敬畏您。”

在蘭澤郡,應長川的大名極具威懾性,簡直可止小兒夜啼。

這一點甚至被記載在了《周史》之中,流傳到了千百年之後的現代。

江玉珣越說越緊張,同時忍不住觀察起了應長川的表現。

下一刻,卻見天子重新拿起奏報看了起來。

停頓片刻,應長川忽然隨口輕笑道:“愛卿此言差矣。”

江玉珣不解道:“為何?”

剛才我可親耳聽到了蘭澤郡百姓的對話,這段記載怎麽可能有假?

想到這裏,他心中不禁又多了幾分底氣。

同時直接看向天子雙目,似乎是要對方說出個理由反駁自己。

應長川將視線從奏報上移開,忽然似笑非笑地看向江玉珣。

此生無聲勝有聲。

江玉珣瞬間明白了應長川的意思。

……原主好像就是蘭澤郡人,包含在“郡內百姓”之中。

但是不對啊?

我明明也很敬畏應長川好不好!

-

歷史上的海灃稻,再過千年才能傳入華夏。

江玉珣本對蘭澤郡官員找到的懂得海灃國話的百姓不抱太大希望。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竟真的有人說自己對這種以“耐旱”還有“不擇地而生”著稱的水稻有些印象。

到了蘭澤郡後,那幾名百姓便被第一時間請到了官府之中。

其中那名去過海灃國的百姓一邊回憶一邊說:“……回大人的話,海灃國那邊耕作極其粗放,那邊的人撒下種子,便不再管田地裏的事。哪怕遇到雨、旱天氣,都對稻田不聞不問。可就這樣!稻谷仍好好地活著!”

他越說越激動。

而聽到這人的話,與江玉珣一道來的莊嶽心中卻不由生出了疑惑:“真有那麽神奇的事情?難道不是他們管理田地的時候你不在附近?”

百姓連忙搖頭說:“回大人的話,草民為躲避戰亂,投奔海灃國親友足有一年之久,最近才回蘭澤郡。”

像他一樣前往海灃國逃難的人雖不少。

但這怎麽說也於法不合……

說到這裏他心中不由一虛。

見幾名官員未有追究的意思,這才放心道:“這一年時間,草民自然不能白吃白住親友的,時常會幫他們做些農活。剛才說的一切,絕無半句摻假!”

聞言,莊嶽不由皺了皺眉,並轉身向江玉珣看去。

百姓的語氣雖肯定,但是他仍然不相信這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稻谷。

莊嶽本想先讓那名百姓退下,再和江玉珣詳細商議此事,不料轉身卻見對方雙眼已然泛起了光來。

這名百姓一開口,江玉珣就知道他說得絕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