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5頁)

江玉珣笑著點頭。

說話間,忽有一個小孩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江,江大人!”

江玉珣剛一轉身,就被那小孩撞了個滿懷。

跟在小孩背後的婦人連忙上前,正準備把他抱走。

江玉珣卻先蹲下身揉了揉他的腦袋,笑著誇獎道:“阿喜真聰明。”

名叫“阿喜”的小孩頗為不好意思地用手捂住了臉。

阿喜就是彼時被母親抱在懷裏,餓到奄奄一息的孩子。

那日,流民被官兵帶回了爍林郡首邑。

他們並沒有被遣回由屋棚搭成的破爛不堪的“家”,而是被統一帶到了城北的空地上,並於此安頓了下來。

往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食宿皆由朝廷安排。

唯一要做的便是深耕茶道。

婦人把阿喜從江玉珣的懷中接了過來。

小孩依依不舍地朝江玉珣揮手,並努力組織語言,極其響亮地說:“江大人再見!”

江玉珣忍不住輕輕捏了捏他臉蛋:“再見。”

當日阿喜腹部腫脹得厲害,江玉珣還以為他生出腹水,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萬幸阿喜的情況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麽嚴重,喝了幾日羊奶小孩竟然一點點緩了過來。

直到這時,江玉珣方才從譯官口中得知,阿喜原來已有三歲。

這個年紀的小孩語言能力格外強大。

跟昭都來的官兵呆了幾日,就學會了幾句官話。

江玉珣以此為靈感,把這群流民裏年紀稍小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命官兵每日與其交流。

如今他們都已學會自己的姓名,還有“餓、痛、吃、睡”等簡單的詞匯。

年紀大些的流民,雖然學得沒有那麽快。

但也已知道“江大人”就是一直照管他們的年輕官員。

阿喜的話音一落,流民便紛紛放下手中的東西聚了過來,圍在江玉珣的身邊七嘴八舌說個不停。

“江大人,他們問您能在爍林郡多待些日子嗎?這批黑茶制好後,第一個給您嘗嘗味道。”

江玉珣無比遺憾地擺手說:“恐怕待不了那麽久。”

黑茶制作主要有“殺青、揉撚、發酵、幹燥”這幾個步驟。

單單是“發酵”這一項,就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

江玉珣等人再過幾日便要離開爍林郡首邑了。

他想了想說:“制成茶餅的黑茶,放上許多年也不會壞。你們將第一批茶存在這裏,未來我定然還會再回爍林郡,到時候再喝也不遲。”

譯官的眼睛不由一亮:“定然!”

接著立刻轉身,把江玉珣的話翻譯給了眾人。

-

婁倬正駐守爍林郡,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年時間。

從短時間內掌握當地語言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他的工作、辦事效率之高,更別說最近幾日皇帝還在這裏。

受稻谷品種與地形地貌限制,今年爍林郡沒有條件“屯田”。

於是收到皇命後,婁倬正便在第一時間,命官兵於官道兩旁修建起了“崗哨”。

馬車駛出硝磺礦場,朝著爍林郡首邑而去。

每過二三裏地,便會有一座正處於修建過程中的崗哨現於眼前。

婁倬正正坐於寬大的龍輦內,為皇帝仔細介紹道:

“……這些崗哨皆為土木制成、就地取材,崗哨分為上下二層,上層為木質觀望台,下層是輪崗休息處。每座崗哨內有六人日夜輪班。修成定可以保障官道順暢、安全。”

說完,還不忘笑著看窗外看了一眼:“還有江大人上次說的,在城內各區設置崗房的建議,這幾日也已落實下去。”

此時江玉珣並不在這駕馬車內。

而是與幾名郎官一道,留守在首邑內忙其他的事。

聞言,坐在婁倬正旁邊的副手立刻補充道:“往後不但百姓不用再怕匪徒了。若是某地有人想要作亂,官府也能第一時間發現。爍林郡定然會比過往更為安泰!”

說完,還不忘轉身朝應長川行了一禮。

婁倬正也不由撫須笑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若征南大將軍知道阿珣今日成績,定然會為他驕傲。”

在此之前,大周百姓要想報官只能去衙門。

不但費時又費力,效率也極其低下。

江玉珣說的所謂“崗哨”,有些像現代的“派出所”。

它的存在能在極大程度上解決各地匪徒問題,並保證商道通暢。

天子不由旋了旋指尖的貝殼,末了笑著輕輕點頭。

他的動作格外顯眼。

……陛下對爍林郡的貝殼感興趣?

親眼見著應長川把玩了半程貝殼的婁倬正,默默將這一點記在了心裏。

幾個時辰後,太守府書齋內。

伏案寫作昏昏欲睡的江玉珣耳邊,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嘩啦”輕響。

他不由一驚,瞬間就提筆坐直了身。

下一秒,便見婁倬正帶著侍從自屋外走了進來,並笑著向自己招手說:“阿珣、有梨,你們兩個快過來幫我挑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