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4/5頁)

饑餓令大腦變得分外遲鈍,婦人愣了許久,終於顫抖著手把羊奶接了過去,猶豫幾秒輕輕抵在了孩子唇邊。

明明已經餓得沒了力氣,但在強大求生欲的催促下,那孩子還是竭盡全力抱著瓷碗喝了起來。

這一刻,吞咽羊奶的“咕嚕”聲,是世上最美妙的樂曲。

不消片刻,懷裏的小孩便飲完了滿滿一碗羊奶。

江玉珣輕輕把空掉的瓷碗接回手中,他不著急走,而是在營帳中與眾人聊了起來。

“和你們情況一樣的流民,這附近一共有多少人?”

譯官問了兩句,眾人便七嘴八舌地回答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譯官轉身把他們說的話總結在了一起:

“回江大人,他們說爍林郡部分地區的土不適合種稻,只能栽種些茶樹。如今以茶為生的人越來越多,茶在爍林郡只能賣出賤價。像他們這樣活不下去的流民少說也有數百人之多,有一部分人已經離開了爍林郡去外地乞討,但是大部分人還未走。”

大周律法規定,沒有親友收留的流民只能被遣回原籍。

他們不懂官話、無人收留,生來只和茶打過交道,因此大部分人就算餓死也只能選擇留在這裏。

譯官也是爍林郡人,說到這裏他的語氣變得分外沉重。

爍林郡土壤偏酸、略為貧瘠,的確不適合稻谷生長。

但卻是後世著名的茶都。

江玉珣有些沉重地點了點頭。

“我知道了,”他輕輕朝譯官說,“麻煩替我向他們道謝。”

“是是!”

-

江玉珣撩開營帳的氈簾走了出來,轉身將空了的瓷碗交給守在一旁的禁軍,並叮囑他們第二天早晨再熱一碗羊奶過來。

還未熄滅的篝火將空地照得格外亮,江玉珣不由眯了眯眼睛,並用手擋在了眼前。

——其實去營帳看這群流民之前,他的心裏已經有了打算。

如果能找到“海灃稻”,再適當開墾梯田。

爍林郡完全能養活得了當下的人口。

但是這並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事情。

海灃稻一般被當作早稻種植,春種夏收。

墾荒再加上尋找、推廣稻種,最快也要後年初夏才能收獲第一批稻谷。

爍林郡不久之前還是一座獨立小國。

這群流民大部分難以適應大周其他地方的生活。

更何況他們種茶、采茶的技能,也是大周獨一份的。

現如今最好的做法,似乎還是把他們留在原籍,繼續以采種茶葉為生。

……

適應營帳外的光亮後,江玉珣便把手拿了下來。

誰知還沒走兩步他便看到——天子並未進營帳內休息,而是立於篝火旁靜靜朝自己看來。

“參見陛下,”江玉珣連忙上前行了一禮,“臣方才去見了本地流民,並與他們聊了幾句。”

江玉珣猶豫片刻,把自己方才聽到的話和心底裏的考量說了出來。

應長川的想法似乎與江玉珣一樣。

他並沒有否認身邊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問:“愛卿以為,這些茶可以銷往何處?”

篝火把江玉珣的眼睛照得格外亮。

他笑了一下,輕聲說出了早已想到的答案:“給克寒人。”

“奶茶”一事提醒了江玉珣。

居住在高地的克寒人,幾乎沒有辦法種植蔬菜。

茶葉傳入該地區以後,當即成為家家必備甚至於依賴之物,他們急需茶葉來解除油膩、幫助消化。

茶葉的流入,為兩地帶來了極其繁榮的茶馬貿易。

並拓展出了一條嶄新的商路。

應長川不由挑眉,似乎對此事頗感興趣。

江玉珣雖然不能告訴他後世歷史,但還是旁敲側擊道:“茶本是藥,正是沒什麽菜食的克寒人現如今最為需要的東西。”

“陛下登基以後,大周還從未與克寒有過往來。此時天下暫定,朝廷本就應該與他們有所交流。依臣所見,陛下可以派人帶上茶葉出使克寒。不出一季,克寒定然會派人來我大周求購茶葉。”

“最重要的是——”

江玉珣停頓片刻,忽然笑了起來:“大周更可以用茶葉從克寒換來戰馬。”

應長川的目光不由一凜。

篝火被風吹得愈發旺。

熱氣把江玉珣的臉頰照得泛起了淺紅,他的心臟用力跳動,將血液泵往四肢百骸。

一時間,熱血沸騰。

要想攻打折柔戰馬必不可少。

而聞名於後世的“茶馬貿易”的另一端,正好就是克寒人飼養的以耐力著稱的馬匹。

江玉珣的這個建議可行性非常高。

就算克寒人並不如他說的那樣喜愛飲茶,那對大周而言也幾乎沒有任何損失。

應長川停頓片刻,竟然難得爽快地點了頭。

爍林郡不但種茶,丘陵間更有不少野生茶樹。

海風從遠處吹來,吹得篝火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