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4頁)

應長川蹙眉似是要將自己推開。

而自己則……輕輕拽住應長川的衣袖,一臉嚴肅地擡眸朝他看去,用盡全力說:“陛,陛下不能賴賬。”

前陣子應長川假裝遇襲受傷時,不只朝臣沒有忍住試圖強闖仙遊宮。

折柔也小範圍侵擾邊境,似乎是在試探應長川是否真的如傳言中那般受了重傷。

今日定北大將軍來找應長川談的便是這件事。

北地軍務復雜,一直到用完午膳定北大將軍都沒有說完。

怡河修整工作不可再拖。

江玉珣整理完奏章後,便找到了同在行宮的都水使者童海霖。

下午三四點差不多是一天裏太陽最烈的時候。

江玉珣並沒有和童海霖在屋裏談話,而是拉著他向行宮背後的小山上而去。

——站在這座山的山頂,正好可以俯瞰怡河一角。

還沒走多遠,童海霖的腿便打起了擺來。

“咳咳咳,江大人您等,等等我,”童海霖一邊氣喘籲籲地往山上爬,一邊說,“……您的想法我已經知道,只是想法歸想法,現實歸現實。您可知道為怡河截彎取直,不是簡單的挖個坑就能好的事?”

見狀,江玉珣不由放緩了腳步。

他點頭說:“首先要新建堤防,再開挖新河槽,還有河道回填、整地,這些都是最基礎的步驟。”

童海霖忍不住擡頭向江玉珣看去。

他原本以為江玉珣只是在天子面前隨口一說,沒有想到對方了解得倒是比自己想得多一點。

說話間,江玉珣不知從哪裏拾來一根長長的樹枝,在地上畫出了怡河大致形狀。

停頓幾秒後,又用樹枝抹除彎道,將剩下的河道連接了起來。

童海霖眼中不由閃過一絲驚艷。

江玉珣一邊畫一邊說:“修整過的河道,只有原有河道的五分之三長。少了這麽多河道,對通航和排洪來說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能澆灌的田地面積卻大大減少。所以說除了修河道以外,還應配合挖鑿灌溉渠。”

童海霖終於忍不住緩緩點頭:“江大人所言極是。”

他原本並沒有把江玉珣的提議太放在心上,可現在看來……是得重視了。

見童海霖休息得不錯,江玉珣又重新邁步向山上而去。

這回沒走多遠,怡河便出現在了兩人眼前。

靜如白練的怡河,在遠處緩緩轉彎向著東南方而去。

從高處可以清晰地看到,怡河拐彎之處正是上遊地區受災最嚴重的地方。

如此看來,江玉珣的建議的確是必要……

童海霖停頓半晌,忍不住扶著膝蓋轉頭對少年說:“江大人的想法已經比較完備,完全可以繼續順著這個思路進行下去,我也給不了您什麽幫助。”

山頂上缺少樹木遮擋,童海霖頭上的汗珠落得愈發快。

見狀,江玉珣終於笑著轉過了身來:“我知道。”

“啊?那你知道還……”

江玉珣既然知道,為什麽還要叫自己爬到山上來!

童海霖一邊說話,一邊站直身默默地向後退了半步。

……不知怎的,看到江玉珣的表情,他竟然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果不其然!

下一刻,江玉珣便湊上前壓低了聲音說:“童大人,前幾年怡河的修整案,是您親自動筆寫的嗎。”

江玉珣問這個,難不成是已經知道了什麽?

童海霖立刻將視線轉到一邊,有些慌亂地顧左右而言他道:“咳咳咳,這個…那個……身為都水使者,我需統管河務,平常並沒有那麽多時間來一字一句的寫……但是這個修整案,我也全程盯到了尾的,參與了所有的步驟!”

嘖嘖,我就知道。

怡河修整案每年都要重新制定,每一次都有大量數據需要測算,制定起來既吃力又不怎麽討好。

……童海霖這麽愛偷懶,絕對不會自己上。

前幾年的修整案,都是童海霖掛著自己的名字遞至禦前的。

如今被江玉珣戳破,他當即不停地狡辯起來,轉眼已是滿頭大汗。

末了,終於忍不住心虛道:“江大人您大老遠找我到這裏來,一定不只是為了這個吧?”

話說到這裏,江玉珣終於不再同他客氣:“實不相瞞,我想找童大人借一個人。”

此時童海霖已經認命:“大人要找誰?”

江玉珣也不再賣關子:“前幾年修整案的真正作者。”

他一邊說,一邊深深地朝童海霖看去,完全沒再給對方留狡辯的余地。

應長川前幾年一直忙於征戰,並沒有時間現場監督怡河加固修整。

但是修整案卻是實打實遞至禦前,由他仔細看過確認無誤的。

術業有專攻,江玉珣雖然可以根據後世經驗提出修河計劃。

但是具體如何拆遷賠償征地,以及工程造價如何,卻不是他一個人能算出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