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二百一十章(第2/4頁)

周帝也不想多說這個發妻,只一口把剩下的半盞水拿起一飲而盡。

忽然殿外傳來匆匆腳步聲,周帝面色倏然一凜,看了眼內侍。

大內侍走到殿門後,朝外問守夜的內侍:“發生什麽事了?”

內侍應:“奴才這就去詢問。”

片刻後,內侍去而復返,說:“是宮中有賊人入內,左右武衛領著衛軍護衛大元殿,左右威衛則去追捕。”

周帝不是沒有心計城府的人,聽到內侍的話,微微一擰眉。

先是送殯行伍出事,一眾皇子皇孫,還有朝中忠臣的家眷都失蹤了。

現在又有賊人入宮,不得不讓周帝多疑。

隨後又傳來左右武衛的聲音:“左武衛大將軍秦邵求見聖上。”

大內侍轉頭看向周帝,正等著命令。

誰知一轉頭,便瞧見周帝低沉冷凝的臉色,心下微凜。

到底伺候這麽多年,多少有些明白主子的情緒。

這般凝重的神色,好似當初出戰迎敵的神色。

周帝朝著大內侍略一搖頭,大內侍會意,隨即朝外應道:“聖上在偏殿歇下了,秦大將軍只管護衛皇宮,莫要驚擾到聖上未好。”

外頭沉默了片刻,應:“臣有要事要稟,還請大管事稟告聖人。”

幾乎一瞬間,周帝就能猜出貓膩。

他站了起來,取下了掛在一旁的重劍和一柄刀。

便是登基為帝了,多年習慣,還是讓他刀劍不離。

大內侍不動聲色的朝外道:“秦大將軍有何要事,不妨與我說一說,若真是要事,我便立刻去稟告聖人。”

說著話之際,接過了周帝垂著遞來了刀。

能近身伺候,身手自是不會差。

周帝朝著大內侍做了幾個手勢,大內侍點了點頭。

周帝思索清晰,若是遵守,便會在外候著。

若是有疑心,定會引闖,那便把秦邵給擒住了。

外邊的人似乎已經失去了耐心,聲音比方才沉了,隱隱透著絲絲怒意:“事關重要,還請大管事去通傳一聲!”

“秦大將軍此言,似有不敬聖人之意,還請將軍慎言!”

此話一出,大殿的門猛然被人從外推開。

外頭的人還未反應過來戒備,忽然寒光閃過,推門的四個人,已經死了兩人。

秦邵也是軍中出身,靠著本事拼出來的。

幾乎一時間便反應了過來,擡起刀去擋砍來的刀。

是周帝!

竟讓他察覺到了。

心思略一亂,再者周帝年紀雖大,可確是實打實大的本事。

掌管豫章軍多年,沒有真本事,怎能服眾。

不過數招,便被抵住了脖頸。

周帝冷冷的掃了周遭侍衛一圈:“爾等真要做那造反之人,現下放下兵器,饒其全族不死,只流放,若待其他禁軍至,便誅全族。”

周遭的侍衛實在沒想到他們的將軍就這麽簡單的就被擒住了,且造反本就不是本意,心下惴惴不安,再加上周帝威嚴雄厚,頓時動搖了。

秦邵忽然到:“聖上,外頭也圍了人,不是只擒了臣一個人,就能脫險的。”

“便是禁軍趕到,可如今圍住聖上的,是左武衛,只要一聲令下,箭一來,聖上只怕兇險難測。”

左武衛中,有十數人舉著箭向著他們。

周帝收回了目光,鎮定從容問:“你們的目的是什麽,要自己做皇帝?”頓了頓,頓時想到便是想做皇帝,未見得朝臣支持,隨即想到了送殯的行伍。

似乎想到了什麽,眼神頓時凜冽:“是顧家,還要老三。”

不是疑問,而是肯定。

百官或有不服,可老二和官婦都在他們手上,如何敢不服!

話一出,忽然從人中傳來一道聲音:“父皇,兒臣自是不會弑父,不過是想讓父皇擬一道退位詔書。”

是英王的聲音。

周帝挾著秦邵一同轉了身,望向說話的方向。

只見他那本該失蹤的兒子,卻是一身左武衛侍衛的衣裳從侍衛中走了出來,緩緩擡起了頭,定定的看著他。

“果真是你。”周帝心徹徹底底的沉了。

英王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確實是我。”

周帝呼了一口氣,問:“為何這麽做?”

英王:“父皇問這些話,想知道是其一,其二是在想拖延時間吧。”

笑了笑:“雖然禁宮宵衛不歸兒臣管,可這皇城宵禁還是兒臣管的,只要沒有命令,城中兵力入不了宮,還是多虧了父皇。”

說到這,又說:“父皇想知道為何兒臣要這麽做,不妨先回殿中寫下退位詔書,等寫好了,我再與父皇好好說一說。”

周帝微微眯起了眼:“我不寫又如何。”

英王不再說話,拿過一旁弓箭手的弓箭,朝著沒有妄動的大管事直接射去,箭支瞬間插入大管事的大腿。

大管事一聲悶哼,卻沒有叫喊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