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一百七十章(第2/3頁)

虞瀅再度應是。

周宗主從位上站起,離去前誇贊道:“你與伏危當真天作之合,都不是凡夫俗子之輩,若不出差錯,日後必成大器。”

目送周宗主離去後,莫氏看向身旁之人:“公爹很少誇贊人,得公爹誇贊的人,必是得公爹賞識且看重的人,余娘子與伏先生日後可期。”

虞瀅態度謙遜:“也是承蒙郡公,大人與娘子看得起,我與夫君才有今日。”

莫氏搖了搖頭:“看得起,也需得有真本事才成,余娘子就莫要自謙了。”

出了正廳,見到鄭管事,莫氏轉而對虞瀅道:“本想請余娘子到我院子喝幾杯茶,但現在看來也不是時候,日後再一塊品茶吧。”

虞瀅:“那便靜候娘子佳音了。”

莫氏離開,鄭管事才道:“老叟先送娘子歸家,再細談醫塾之事。”

“勞煩了。”

虞瀅在周府待了不過一刻,從提出到敲定她做醫塾書院的院長卻不過是幾句話之間的事。

虞瀅感覺到肩上的擔子,似乎更重了。

鄭管事隨著余娘子入了伏家,觀察了伏家的變化。

先前來的時候,大略瞧了眼,與先前不同的是,外院的小院搭了個長棚子。

棚子下擺了約莫二十張桌椅,最前邊對著底下也擺了一套桌椅。桌椅後支著一塊大竹板,一側擺了個繪有經絡穴位的木頭人。

先前見過的那些小弟子則沒有被客人而至所擾,坐在位上,兩人合看一本書。

且在這外院空余的地方都栽種滿了草藥,每一種草藥旁都插有寫著藥材名的竹條。

內院空出的地方也種滿了各種草藥。

虞瀅察覺到鄭管事的視線,解釋:“這些都是往後要用到的草藥,既可以用,也可以加深學生們對草藥的認知了解。”

入了書房,門戶敞開細談醫塾之事。

醫塾所需之物,由周府出資,且每個月都會出五十兩作為醫塾支出。若有大支出,也可以上書請求,若無意外,三日內會有答復。

醫塾為三個班,每班三十五人。

八成學生由周府安排,余下二成虞瀅自行做主。

另,醫塾會另外安排兩個大夫,分別是辨別草藥識得其功效與方劑二課。

虞瀅則是針灸與縫合,還有四診法。

除卻教習醫術方面,還會有專門教習箭術,拳術,劍術幾類的先生,意在強身與自保。

從安排的這些課中,虞瀅看得出周宗主想要培養出一支既能上得了戰場自保,也能救死扶傷的軍醫隊。

再說到虞瀅上值的時間。

她每日上課需有兩個時辰,其余時間自行分配。

至於工錢,則算成學生束脩,每人月三百文,由周府來出。

她每日只需在醫塾上兩個時辰的課,也能有時間在醫館坐診。

一日十二個時辰,四五個時辰用來忙碌,休沐二日。

上值時間少,還有月三十貫左右的工錢,這已然是厚薪。

話到最後,鄭管事道:“郡公的意思是醫塾開得越快越好,而現在有三處地方可選為做醫館醫塾,余娘子且看看何時有空閑去瞧一瞧?”

“擇日不如撞日,今日就去吧,明日就定下。”

“既然余娘子都這麽說了,今日便去瞧了。”

三個地方都是差不多大,前為雙門鋪子,有二層。中為前院,再後是居住的後院。

虞瀅的打算是——前邊的鋪子兩層一分為二,封實了,二鋪不相通,男女分診。

且從鋪子與院子也封實,互不相同,從其他門進入。

中院的屋子和院子分別為課室,課外室。

後院則設為學生住宿。

三個地方大小與環境都無甚區別,虞瀅便選了個距家較近的。

但便是較近,步行也得約莫小半個時辰。

選址定下,周府只管醫塾的陳設,醫館如何裝潢與花銷則都是虞瀅自己的事。

鄭管事回至周府,前去復命醫塾之事。

稟告後,周宗主把批完的折子闔上,問:“今日相處,你覺得那余氏可能勝任醫塾院子一職?”

鄭管事回道:“這余娘子是個主意大且有些本事在身的,只要讓學生服她,便能教出人才。”

“只要學生服她……”周宗主復述了一遍這句話,暼了眼管事:“先讓她自己來處理,若是單單這些學生都處理不了,那便是我高看了她。”

管事應是,心下卻是已然認定余娘子是能處理得了的。

議論完有關醫塾之事,周宗主問:“可有月前虎嘯營被伏擊的消息?”

管事道:“回府之前,小的順道去了一趟探堂,據現在探子打探回來信息,都指向武陵郡那邊。”

周宗主沒有半分意外,冷嗤一聲:“皇城那位忌憚我竟都如此明顯。”

“先前那武陵太守來豫章,欲拉攏大人,大人沒給他好臉,只怕這呈上去的折子多是對宗主不善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