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一百六十七(第2/3頁)

才按一會,酸痛的感覺似乎就有些許的舒緩,虞瀅見他要繼續,也就微眯著眼享受。

“也就累這半個月。”

“今日與余家兄嫂相處得如何?”

虞瀅睜開了眼,暗暗一嘆,昨夜他雖沒有翻來覆去,可卻偶爾聽到他的嘆息聲。

不用多猜測,也知他是因余家兄嫂的到來夜不能寐。

“余家阿兄阿嫂現在滿心都投入到了坐診和學習中,今日下午都沒怎麽與我說話,也就醫館關門的時候與我說了些話。”

伏危點了頭,叮囑:“別掉以輕心。”

虞瀅點了頭。

隨後又道:“除陳副手隨著去豫章外,二十個學生我讓他們回家與家人商量,最後也就十七個人願意跟著去。”

一同前去的,給家中二兩銀錢,不去的則留在醫館幫忙,一個月五十文錢。

這個時代,學徒是只包吃住,不給工錢的。

一下子拿得五兩銀錢,有人心動,但也有人生怕一去不返。

仔細打聽,聽說余館長的夫婿是去豫章大世家辦差,以後還有可能當官,動搖的人更多了。

五個姑娘,有一人不願意去。

十六個男子,只有兩個是家裏不放心,留在玉縣的。

至於醫館她原本帶著的三個姑娘,季家姑娘不去,再留一個在玉縣幫助余大嫂,只余一人跟著去。

“豫章富裕,人才濟濟,你在豫章城開醫館,養這麽多人,得有心理準備。”

虞瀅笑了笑:“就算人才濟濟,可專門看婦疾的醫館還是少的。”

“只看婦疾,那些與你去的男學生呢?”

“一家醫館,一分為二不就成了?”

“再說,到時候他們的用處不在醫館上,這點你也是知曉的。”

打仗了,最缺的就是軍醫。

伏危“嗯”了一聲,又問:“銀錢可夠?”

虞瀅:“那些剩下的金條和我這後半年出診賺的,尚有千兩家底,若是把糧食和藥材都出手外地,本金和利潤能回來三千兩左右。”

北邊打仗,連著嶺南的糧食和藥材價錢都漲了起來,現在漲得不離譜,但依伏危所言,豫章在他回來時,糧食和藥材的價錢,是玉縣的二倍之多。

伏危沉思了一下,應:“那些不急,到豫章後,我再暗中尋人把糧食和藥材運走,待送到豫章再做打算。”

余家兄嫂在醫館已十日。

余大郎本就會醫,也不用虞瀅在意,余家大嫂則是費了心思去教的,也漸漸熟練。

時下醫館分成了三份。

余家兄嫂來管理,收成他們占大份,虞瀅占小份,便是季家姑娘也有一份。

分別是五,三,二。

日後或有所變動,亦或者余家大郎不滿足於玉縣,想要去郡治開醫館,到時再重新再算。

給季家姑娘這二成,一是因季家姑娘的苗子好。

二是她現在兼顧打理一樓,待學醫年限長些後再坐診。

三是人家自家都是開醫館,只開工錢,人家未必會一直留在永熹堂,為留住人才,自是得舍得血本。

離出發去郡治還有五六日,伏危縱使有諸多顧慮,但還是差人去了新縣,到衙門把余家所有人的罪籍都改為了良籍,再把余家所有人都接到玉縣來。

余家人在虞瀅去豫章前兩日到了玉縣。

接送的人按照伏危吩咐,直接把人送去余家兄嫂現在住的院子,再去衙門先行通知他。

衙差從衙門外進來,繞到後堂尋到了伏危辦公的房內。

房門敞開,請敲了敲門。

在桌前處理公文的伏危頭也不擡:“何事?”

衙差道:“方才有趕馬車的車夫到衙門外尋伏先生,道是已把人接到玉縣了。”

已經把人接到玉縣了,這話穿過屋內涼風直直落入了伏危的耳中。

忽覺得有幾分冷。

在這一瞬間,伏危生出了後悔之意,有立刻把余家送回新縣的沖動,更有立刻把虞瀅帶去豫章的沖動。

於伏危而言,能比性命更重要的事情,是阿瀅的安危。

伏危在書桌前靜坐許久,猶如老僧入定一般。

分明外頭有人說話聲,有鳥啼叫聲,可屋中卻安靜如無人。

不知過了多久,伏危薄唇輕啟,嘆息了一聲後才起身,理了理衣袍上的褶皺方步出屋外。

他在門口停步,朝看守的衙差道:“我出去一趟,下午就不回了。”

虞瀅見到伏危來醫館尋她,便猜到了是余家已達。

上值時辰來尋,面上表情有細微的不同,二者都應征了她的想法。

吩咐了兩個女徒弟幾句話後,她朝著醫館外的伏危走去,問:“阿娘他們什麽時候來的?”

伏危:“半個時辰前到的,已經安頓下來了。”

虞瀅轉頭望向隔壁的診廳,沉思片刻:“我去把阿兄阿嫂喊來,一同回去。”

轉回視線,看向他:“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