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七十二章(第3/4頁)

想法在想到伏家二郎是個瘸子後戛然而止。

要偷早就偷了,也不會因為丈夫不在而不偷。

想到這,看向已經走到巷口的幾人,暗暗可惜這余娘子嫁了個瘸子。

虞瀅帶著羅氏和兩個孩子到了熱鬧的東市。

熱鬧的景象看花了兩個孩子的眼,兩雙大眼睛充滿著好奇,四處張望。

虞瀅給他們一人買了一個饅頭,讓他們邊啃邊走。

她去了羊肉攤子,買了約莫五斤的羊尾巴油,花去八十五文。

這樣的天氣適合吃羊肉,但虞瀅等到從蒼梧郡回來後再買,吃個飽,所以只買了一斤瘦肉。

尋常豬肉十二文一斤,只買瘦肉的話是九文一斤。

買了瘦肉,虞瀅又買了五斤的十文一斤米面粉,打算放在玉縣給伏危早上吃。

最近都是晝短夜長,早上伏危沒亮就要起來準備上值,故而羅氏也要早早起來給他準備早飯。

聽伏安說,小叔起來做過一回早飯後,祖母起得更早了,就為讓小叔多睡一會。

虞瀅聽到這,便琢磨著不若提前一晚做好一些米糕,等到第二日一早,伏危熱一熱就能吃。

等虞瀅稱好米面粉的時候,轉頭便看見由羅氏看著的伏安與伏寧正蹲在買絹花的小攤子前。

賣絹花的是一個年輕婦人,她面前只放了一個背簍。

背簍口上放著簸箕,簸箕裏頭放了十朵布花。

這些布花都是用粗布做的,約莫小伏寧拳頭那麽點大的一朵,一文錢一朵。

雖然用料粗糙,但樣式還算可以。

伏寧指了其中一朵,伏安隨即又指了三朵。

他小心翼翼的數了四個銅板,依依不舍的遞給賣絹花的婦人。

得了絹花後,他把紅色的給妹妹,然後又給祖母一朵靛藍色的,把羅氏感動得有些許眼淚在眼底打轉。

伏安最後跑到了虞瀅的面前,把淡青色的絹花遞來。

“小嬸,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虞瀅看向伏安那粲然的臉,心下動容,她接過了絹花,輕聲道:“謝謝。”

伏安笑著把另外一朵杏黃色的絹花放好,打算下回見到阿娘的時候再給。

縣衙的書房中,伏危把這兩日寫好的提議方策放到了周知縣的桌面上。

三卷竹簡,按照順序擺放。

周知縣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然後才拿起來查閱。

書房中還有錢孫幕僚二人。

他們眉頭微微皺起,看向才進衙門幾日就開始瞎倒騰的伏危。

也不知道他與大人說了什麽,大人這兩日都會把他喊入書房之中,一進去就是半個時辰。

他們感覺到了危機感。

周知縣看完了一卷竹簡,繼而拿起了第二卷。

三卷竹簡看下來,不過是小半刻。

當放下第三卷 竹簡後,周知縣看向兩個幕僚:“你們也看看。”

聞言,錢幕僚上前拿了第一卷 竹簡,孫幕僚也湊過來瞧。

第一句話便是——玉縣耕地有限,坡地卻廣闊,種藥與豆,因地制宜實為上策。

看到這裏,孫幕僚輕嗤一笑,戲謔道:“坡地雖多,可前提是要開墾,也要賦稅。一畝地種得大豆不足三四鬥,一鬥豆不過七八十文,那坡地一年也要二百文租銀,交完他們吃什麽?”

錢幕僚眉頭一皺,不喜道:“能不能先看完再言?”

周知縣也淡淡的撇向孫幕僚:“孫先生,先看看。”

孫幕僚聞言,面色微微漲紅,點頭往下看。

底下伏危也清楚寫著種植草藥後,由衙門與百姓組成護送的行伍,收購再送去北邊,回途再采購當地草藥回南邊售出去。

如此,來回一趟必不空車,也能掙翻倍的利潤。

換下一卷竹簡,也寫著開墾前三年賦稅未一百文,種植大豆是暫時解決溫飽,大豆好打理,能讓百姓有更多的時間去種植草藥。

三年後,百姓都有些許余錢了,便能去租更好的耕地,或重新開墾耕地,自然也不用繼續用坡地種植大豆。

第三卷,表達的意思提議百姓可先欠下租銀,來年收成後再交,同時收取一分利。

這三卷,便把所有方策寫得一清二楚了。

看完,孫幕僚眉頭緊皺,但沒有再說話。

錢幕僚放下了竹簡,看向伏危:“藥材需求的量能有這麽大嗎?”

伏危淡淡一笑:“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人生病,每年春冬季節用藥為頂峰。而玉縣為小縣也有六七千人,便是千人年均用藥半斤,也是五百斤,更莫說是大縣和多個郡縣。”

周知縣看了眼伏危,暗道他這幾日也並不是什麽都沒有了解的。

孫幕僚嗤笑道:“也不是人人都會生病的,再有窮人也買不起藥,生病也是扛一扛就過了,哪裏用得了這麽多藥。”

伏危平靜的看向他,不疾不徐的應:“所以,我方才說的是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