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2頁)

薛鶴進門後一直顯得非常沉默。此時她明顯的渾身一震,第一次開口道:“是電影裏那種嗎?”

“差不多。”研究員柔聲說,“它能讓小鶴重新看見。”

薛雲笙發現,那是一塊成年人兩指寬的透明薄膜,它像是一塊輕飄飄的紗布,上面布著的紋路又像是蟬翼。上面遍布的一粒粒黑色感應電極,看起來猶如毛囊。

它像是一塊皮。薛雲笙想。她報名的時候想著一定要讓小鶴重獲視野。可此時見到了要植入的東西,又有些害怕。

“這個東西……真的要放在腦袋裏嗎?”她靠近了芮教授,忍不住問。

“只是放在皮下。”一個年輕的聲音回答道,“如果放在外面的話,它就沒辦法長期工作了。它做的無電池設計,整體的運作依靠的都是人體電流。”

薛雲笙看過去,發現那是個特別年輕,也特別好看的年輕男人。這種過於年輕的研究員,她本來應該不相信他的話。可看見人了,薛雲笙又莫名覺得他很可信。

“無電池設計……那眼睛怎麽辦?需要充電嗎?”薛雲笙問。

“眼睛需要的。所以我們會給機械眼球配備一個無線充電座。”景長嘉回答道,“本來眼球裏用的芯片,是非常節能的那種。但機械義眼本身是個微型的攝像機,芯片需要把它拍攝到的畫面解碼變成信號,傳遞給腦後的腦機。然後腦機放出相應的微電流,去刺激腦神經。這樣才能令患者看見。”

薛雲笙雖然有些沒懂,卻還是點了點頭:“那要是換上了,多久充一次電啊?”

“五年吧。”景長嘉笑道,“我們的實驗數據差不多是六年時間。但實際使用畢竟和實驗室環境不一樣,所以我預估大概五年左右需要充一次電。”

五年?

義眼本來就需要定期保養。那她在保養的時候充一充電,這和不需要充電就沒什麽區別了啊。

薛雲笙忍不住問:“那什麽時候可以開始呢?”

“今天就可以。”景長嘉說。

研究中心裏有一家軍醫院,規模雖然小,但各項設備與醫務人員都是頂尖的。這項手術由腦科醫生與腦神經研究所的人聯合操刀,很快就能做完。

在抵達的十位志願者還在猶豫時,李安德的戰友第一個簽字起身:“既然沒人願意當排頭兵,那就我先。”

眾人從實驗室轉道研究中心軍醫院,腦神經研究所的人熟練給志願者剃了腦後的頭發,注射麻醉起效後,就將人推進了手術室。

那個植入的腦機看著很大一塊,手術卻出人意料是個微創手術。

只在腦後開了兩個很細的口,也不知道醫生是怎麽操作的,東西就已經放進去了。特制的義眼也在這時候放入了眼眶裏。

受試者的家屬們細細地觀察著,就見腦神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放入義眼後,也不知道操作了些什麽。不多時,李安德的戰友就被推了出來。

“怎麽樣啊?”戰友們紛紛湧了上去,“能看見了嗎?”

“要叫醒他才知道。”醫生說,“你們讓讓,先把病人推回病房。”

一行人連忙跟著醫生走,嘴裏還不消停七嘴八舌地問:“現在就叫嗎?叫醒會不會有意外啊?”

“叫不醒才會有意外。”醫生一邊說話,一邊去拍患者的臉,“醒一醒,你能聽見我們說話嗎?”

患者的眼球似乎動了動,人卻沒醒過來。

醫生有些著急:“你能聽見我說話嗎?手術完畢了該醒過來了。”

景長嘉見狀,連忙跟著走了幾步。

就見跟著過來李安德一起送志願者過來的戰友們,在他耳邊大喊:“你再不醒過來,老家都要被炸了!”

下一刻,患者猛地從轉運床上坐了起來!

他眼睛都還沒睜開,嘴裏就問:“敵人在哪裏!”

“你先睜眼!”李德安喊。

患者聽話睜眼,他似乎很不適應這樣的環境,眼睛剛睜開就猛地閉上了。

好一會兒,他又試探性得睜開了眼,臉上又是不解,又是震驚,還帶著一些麻醉剛醒分不清夢與現實的迷瞪。

他看了看李安德,又腦袋一仰,往後直直倒了下去。

戰友們七手八腳的去撈他:“傷口!別壓著傷口!”

他睜著眼看著戰友們,一時間什麽表情都沒有。

李安德越看越不安,湊近了問他:“你怎麽了?你看得清不?”

“我好像在做夢。”受試者說,“李安德,你怎麽變成了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