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4頁)

他最近幾乎都泡在了研究中心,白天與芮教授的人體康復智能實驗室做數據調整,晚上就在記憶實驗室裏做他的材料試驗。

而這些試驗結果,他還需要在白天讓研究室的學生們驗證一次。工作忙得他幾乎沒有時間回玉大。

芮教授的團隊在這段時間又去了醫院幾次,非常詳細的記錄了李安德的神經情況。

好消息是,經過醫生全力的救治,保住了部分神經。但同時……也意味著依然有部分神經不可逆轉的損毀了。

“目前這個狀態,比我們預估的情況要好一些。”芮教授點著屏幕上的手臂模型,“他這一塊肌肉在萎縮。主要是因為神經壞死,加上得不到訓練,萎縮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制作模型的時候,要留出預估空間。”

他說完又看向景長嘉:“小景老師你預估的信號觸發點,可能需要調整。”

“可以。”景長嘉看著那個模型,沉吟著點了點頭,“我用了一種新算法,什麽時候志願者到了,我想申請試一試。”

芮教授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可以。”

“這套新算法是基於之前的模型之下,利用BSD定理描述整體肌肉與神經走向,指數收斂其運算路徑,以最佳也最簡路徑進行神經反應與肌電流捕捉的一套模型。玉大的模擬AI實驗室幫忙做過全套測試。”景長嘉說,“但我沒有加載在機械肢體上的經驗,這部分的測試還要大家幫幫忙。”

“都應該的。”研究員們連忙說,“小景教授你只管算,調整都交給我們來做。”

這段時間合作下來,他們對景長嘉是真的佩服。

工作做得又快又好,高難度的數學模型拿到手能連夜做優化。這要放在自己組裏,得是個讓人咬牙切齒的卷王。

可這是他們導師請來的外援。

外援力量強得跟外掛也差不多了,那就很讓人喜歡了。

結束了這邊的短會議,景長嘉又馬不停蹄地上樓,回了自己的實驗室。

萬洛西今日有課,沒有到實驗室來,目前實驗室裏只有三個博士生在帶著做實驗。見景長嘉到了,一個戴眼鏡的博士就喊:“景教授,你要的那批數據處理好了。”

景長嘉連忙走了過去。

眼鏡博士叫陶斯彥,他一邊調出數據給景長嘉看,一邊介紹道:“我們測試出來的電子遷移速度非常快。是傳統矽基的五倍,同時也是碳化矽和氮化鎵的三倍。但是老師,不知道為什麽合成的成功率很低。”

景長嘉點了點頭:“這個材料的混合鍵合是不太好做。你們萬老師之前說要敲成單層碳來做,數據呢,我看看。”

另一個博士趕緊把數據資料翻出來給了他:“這麽做的鍵合成功率比較高,電子遷移速度和熱導率也很優秀。但是比起陶斯彥他們組的數據還是要差一些。”

景長嘉對比著兩個組的數據,好一會兒才對陶斯彥說:“加入幾個量子點來試試。”

“碳量子點嗎?”陶斯彥有些不好意思,“景教授,這個我們沒做過。”

合成量子點技術在幾十年前發現,但是前兩年才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個重量級的發現為納米材料的合成和調控提供了嶄新的思路,液晶顯示器也因為它的發現而進入了蓬勃的發展。

陶斯彥以前不做這個方向,所以也就沒有做過量子點的合成。

“沒事,一會兒我教你。”景長嘉一口應下後,又突然一愣。

量子點,液晶顯示技術,金剛石。

金剛石基底為什麽會是最後一代電路芯片基底?未來圓柱世界為什麽在芯片制造裏只記錄了蝕刻?光路芯片與電路芯片之間,它們的發展難道就完全沒有過轉化嗎?

未來的圓柱世界,難道是直接從電路芯片跳躍到利用光的量子技術的麽?它們中間有過過渡產品嗎?如果有,過渡產品又是什麽?

量子點。

景長嘉滿腦子都只剩下了量子點三個字。

量子點是把導帶電子、價帶空穴及最重要的激子,在三個空間維度上束縛住的半導體納米結構。同時,它有著非常穩定的發光特性。

而金剛石還有個更為大眾的名字,鉆石。它擁有著極其優越的折射率。越高的折射率,對光的折射能力也就越強。

這會是圓柱世界從電路轉向光路的鑰匙嗎?他們是利用了金剛石的高折射率,在指甲蓋大小的地方,搭起了一段光的通路嗎?

景長嘉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如果這個猜想是真的,如果他能把電路過度為光路,那他能帶來的……根本不是什麽二十倍優越的性能。

是一千倍。是兩千倍。

甚至三千倍!

要……試試嗎?

“景、景教授?”陶斯彥小心翼翼地喊了他一聲。

景教授說著說著就沒聲了,連臉上的神色都變得很難看,陶斯彥有些擔心是不是實驗出了什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