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頁)

姜月埋伏在路邊的草叢中,赫連玉匍匐過去,趴在她身旁問:“你們埋伏在這兒做什麽?難不成是要殺了公孫太平?”

他話音剛落,遠遠傳來一陣急促而淩亂的馬蹄聲響,姜月食指比在唇間,示意他噤聲。

馬蹄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原處而來的一顆黑點漸漸變得清晰,四人一隊,公孫家的藍面紅字帥旗迎風飄揚,為首一匹棗紅駿馬上馱著個中年男人,肩上的繃帶滲血,面色發紫,濃眉大眼,朝著他們的方向趕來。

姜月擡手給出指令,道路兩旁的士兵會意,只帶人一靠近,便狠狠勒起絆馬索,紅鬃駿馬被絆倒在地,濺起一片塵煙,嘶鳴翻滾之中,馬上之人也滾下來,不待反應便被撫西的士兵團團圍困。

公孫太平似乎早就做好了從容赴死的準備,在所有人圍上來的那一刻,便決絕地閉上眼睛,任憑處置。

路上被伏擊的場景在他腦海中演練過千百遍,終於在這一刻化為現實。

第五扶昌不置一詞,緊緊抿唇,盯著眼前的場景,右手五指狠狠扣在左手的手腕上,他和公孫太平一樣,以為姜月帶人在這裏,是要鏟除後患,以防萬一。

是的,一定是的,不然她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他的大腦飛快運作,只要姜月一聲令下,殺死公孫太平,就說明此人果決狠辣,不懼人言可畏。如今他沒有選擇的余地,無論是去投奔堂兄第五扶引還是順勢跟隨姜月,他們誰能幫自己報仇,只要不傷及百姓,他都可以心甘情願做一個筏子,一個造反的利器。

他緊張的指甲深深掐在肉中,片刻之間也顯得度日如年,出乎意料,他沒有等到姜月殺戮的指令,而是聽到姜月令人將公孫太平捆起的吩咐。

“順便把嘴也塞了,免得將軍半路想不開。”姜月吩咐小瓦,公孫太平眼神堅毅地瞪住她,冷笑,“雖然你不殺我,但我也絕不會背棄舊主,為你們效命,留著我只會是一個麻煩,還不如現在就殺了我。”

“滿門忠烈,果然名不虛傳,”姜月聽完他的話,不由得輕笑,俯下身自報家門,“在下姜月,撫西玄武營千戶,不是來殺將軍,也不是勸降的,只是聽說陛下召將軍還朝,因此奉主君之令請將軍過府一敘,不日便會將您放還。”

此話一出,第五扶昌和公孫家的人都一片愕然,也都曉得了她話中深意,這是要救公孫太平一命,真令人難以置信……

公孫太平也是一怔,語氣弱了幾分,想到她口中的主君是誰,嗓音啞了啞,道:“我活著,於你們並無益處。”

姜月自覺自己沒有聶照那副如簧巧舌,不能把死的說成活的,跟他這樣忠義到有些迂腐的人就算磨破嘴皮子也說不出花兒來,幹脆揮手讓人先把嘴塞了防止自殺,才看向公孫太平的三個隨軍,道,“你們能隨將軍回京,必然真心擁護將軍,回去該說什麽不必我多交代罷。”

三人面面相覷,其中一人靈光一閃,才拱手道:“將軍路遇敵襲,對方招招致命,我等不敵,將軍重傷被挾持,生死不知。”

說罷,他舉起腰間佩劍,在身上切出深可見骨的傷口,余下二人見狀,紛紛照做。

三人在擡起頭時俱是目光閃動,鐵漢落淚,拜過姜月:“千戶大義,乃真英雄,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中豪傑,我等欽佩。”然後起身牽馬離去。

他們只有這小貓小狗三兩只,何況公孫太平一去前路既定,對方大可不必費這麽大力氣誆騙,可見撫西雖與他們立場不同,卻是一樣的惺惺相惜,是仁義之師。

第五扶昌緊握著手腕的手松開,本文由叭劉一七期傘傘零四,君羊整理只見上面留下了幾道深深的血痕,他悶在心頭的一口氣呼了出來,人也沒有方才那樣緊繃,顯得輕松了不少。

對可尊敬的敵人尚且如此,可見人品。

姜月去時是奉命只帶公孫太平一個人,回來拖家帶口,不僅多了赫連玉,還有個第五扶昌,以及幾個護衛。

第五扶昌就是懷璧其罪裏的璧,他走到哪兒,哪兒就有麻煩,但人帶都帶回來了,總不能扔出去,何況風險與機遇並存,他在也不是壞事。

這小子眉眼生得和姜月太像,聶照有時候還真怕他死了,自己見著心慌慌,當個吉祥物留著也好。

聶照見著姜月,先捧著她的臉前後左右親了一邊,親了一嘴的灰,呸了兩聲,倒是沒嫌棄,笑得姜月前仰後合,幫他擦嘴,就是她一笑,嘴唇跟著幹裂出血,疼得倒吸涼氣,就換成聶照笑她,一邊笑一邊小心翼翼地往她唇上敷唇脂。

“一天天的跟你說什麽都記不住,臨走時候不是在包袱裏放了潤臉用的膏脂,你……得,你就不聽話吧,真是一點都沒用。”姜月把頭埋在池子裏咕嘟嘟吹泡泡,屏蔽聶照在外面翻包袱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