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頁)

姜月捏捏兔子耳朵,知道自己要是再說不好,三哥恐怕氣得要吃不下飯了,於是點點頭,靈光一閃還同他討價還價:“那我給你穿鬥篷看,你給我穿那些漂亮衣服看好不好?”

聶照吃著自己煮得發苦的麥飯,正呷了口茶水,聽她這麽說,不禁想起她昨夜的反應,向她勾勾手指,神秘道:“等以後,我晚上單獨穿了給你一個人看,我再給你搞點兒別的什麽節目,可刺激了。”

好刺激,雖然姜月想不出是什麽刺激法,但忍不住開始期待,搓手,拼命點頭:“好好好!”

早飯之後,二人就去各忙各的,姜月要帶人拱衛撫西,聶照上午忙著準備婚禮,下午忙著商路籌備。

按照他們商量的意思,婚禮儀式不需要辦太大,再豪奢總歸辦來辦去都是差不多的,擺酒主要是為了收份子錢,等拿到錢撫西平定一些後,他們悄悄出去玩半個月,就兩個人。

至於商路復通,第一件事就是在逐城設立通商司,鼓勵貿易,重啟商路歷法,修訂條款頒布下去,使來往商販有法可依,利於監管市場。通商司之中分為商司和法司,商司負責貿易流通,法司負責裁定貿易糾紛,由太守李護監察。

其次就是因這些年發展下來,逐城風貌已然定性,野蠻之事層出不窮,待商路復通各國人口齊聚不免更生矛盾,除通商司外,另設太平司,依舊由太守李護督查,聘孫大刀等人為太平使,稽查城中治安。

最後就是一筆筆的銀子砸下去,修整逐城房屋瓦舍,規整四方商市,劃分區域,蓋駐商驛樓,一改城中往日破敗頹靡的景象。不過冬天不好動工,只把一些能修的小樓小閣修了,大多數要等到明天開春時候在做。

錢看著真金白銀一堆堆摞在那兒是多,但真要花起來,跟打水漂差不多。

聶照算了一筆,光是重修屋舍就能用盡撫西六城貪官汙吏上繳的銀錢,聶照還向姜月批了條,從府庫裏支三萬兩白銀,之前整修青雲書院聘請先生就已經撥了不少銀子,因此二人結婚的份子錢是非收不可了,甚至迫在眉睫。

算計來算計去,很快便步入年關,迎來了清元九年的春節。

都督府前人來人往,好生熱鬧,除卻各大世家來送節禮的仆從,大多數都是逐城老實巴交的貧苦百姓,有的殘疾,有的老弱,沒什麽拿得出手的,送半斤臘肉,豆幹,還有的送自己做的傘。少數是些沉默寡言的漢子和精明油滑的婆娘。

逐城除了惡人,余下多數都是這樣的人,在外地吃不上飯了來逐城混口吃的。以前他們怕聶照,除非聶照主動找他們,否則他們不敢同他搭話,如今敬重他,也同樣敬重姜月,因此送來年禮。

阿蘭根據姜月的意思,也都做了回禮。

一個鴨蛋青補丁褂子的幹瘦老頭拎著藥,蹣跚走來,阿蘭為他登記。

“安神藥,七副。”對方說,阿蘭禁不住擡頭,哪有過年送藥的?不過他只是稍稍蹙了蹙眉,沒說別的。

老頭還同他絮絮叨叨,說:“主君已經好幾年沒來我這兒取過藥了,我沒有別的東西能拿出手,不知道這些他還需不需要。勞煩您問問,若是不要,就扔了,這東西放著不吉利。”

他平日裏不敢來打擾,如今年關大家都來,他才敢厚著臉皮過來。

阿蘭溫和地點頭,阿松依照慣例,贈了貼著紅封的兩斤肉,兩斤蛋和一條魚將人送出門。

別的倒是好處理,就是這藥……

阿蘭待人招待的差不多,拎著藥起身去後院,正好姜月在家,便直接給她了。

他若是去送給聶照,指不定要聽什麽陰陽怪氣,他累一天了,實在不想聽。

安神藥?姜月拆開包裹瞧了瞧,裏面有酸棗仁、合歡皮等藥材,確是安神助眠的,便宜且藥效好。這麽多年了,她也沒見三哥有睡不好的時候,難不成是現在好了?

她重新包好,提去給聶照,電光火石之間想起自己剛住在他家中,收拾廚房時倒掉的幾碗藥渣,忍不住加快了步伐。

聶照見著這些藥,反應淡淡的,說:“前些年是有些睡不好,不過現在都好了。”

“那這些藥……”

“人家的一片心意,也不能浪費。”

姜月連忙打斷:“藥可不能亂吃。”

聶照敲敲筆杆,瞥了一眼外頭,示意她仔細聽。

“啊啊啊啊!我早上是不是說過年的酒糟魚要提前腌好!為什麽沒腌,為什麽還沒腌!”

“糖呢!明晚大年三十炒菜用的糖呢,怎麽還沒買?再沒有糖我明晚把你炒進鍋裏。”

阿葵的聲音隔著好幾堵墻都隱隱約約聽得清楚,傍年根兒,他一個人張羅年夜飯,已經發狂好幾天了。

姜月和聶照對視,聶照擡手示意她:“物盡其用,年末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