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3/4頁)

魏思武是知道徐瑾瑜想要會書院看看的事兒,在魏思武看來,東辰書院安靜無比,正適合調養,徐瑾瑜此去怕是要待好些日子。

卻沒想到……

“時候到了,自然就回來了。”

徐瑾瑜平靜的說著,魏思武卻隱隱察覺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感覺,隨後他面上的羞澀褪去:

“那,我們書房說?”

徐瑾瑜微微頷首,陳為民見狀正要告辭,徐瑾瑜卻道:

“陳大人,也一道來吧。”

魏思武面上閃過一絲驚疑不定,隨後卻也面色如常的沖著陳為民點了點頭。

陳為民有些不解的跟了上去,等三人在書房坐下後,徐瑾瑜這才將自己這些時日整理好的由趙慶陽寄來的密文展示出來。

“根據慶陽兄的打探,昌遙鹽場一直官鹽與私鹽同售,私鹽甚至以官鹽的半價出售。”

徐瑾瑜這話一出,魏思武直接一拳砸在桌子上:

“難怪此前各地軍費有所短缺,原來是這裏出了這麽大的簍子!”

一旁的陳為民雖然沒有說話,可是繃緊的背脊,微皺的眉頭無一不在說明他的厭惡。

徐瑾瑜看了一眼二人,繼續道:

“不光如此,常州一代亦有死刑犯靠偷取鹽池堿土,來獲利賺取贖身或是替死銀兩。

從三年前,常州便被低價鹽沖擊了鹽市,等到鹽戶紛紛撤離常州之後,私鹽價格居高不下,產鹽之地無鹽可吃,已成為如今常州的現狀。”

“荒唐!若百姓被迫淡食,長此以往,常州便要,便要廢了!”

鹽,乃是關乎生存之物,長期沒有吃到足夠的鹽,將會讓原本充滿活力的城池變成一座死城!

陳為民身為醫者,自然知道鹽的重要性,這會兒聽到徐瑾瑜這話,心中痛心非常,他擡眼看向徐瑾瑜,不由道:

“徐大人,您方才說這樣的境況持續多久了?”

“若是不算此前私鹽販子布局的半年,現在也有兩年半了。”

徐瑾瑜如是說著,陳為民忍不住攥緊了手掌,喃喃道:

“我曾聽一位醫師說過,他在連州雲遊之時,路經一個偏僻的小村子,那個村子裏的人生下來便不吃鹽,故而他們生下來的孩子都是,都是怪胎。

除此之外,那個村子的人,幾乎沒有活過不惑之年的,待醫師離開的時候,村子裏還有十余名村民,三載歸來後,便只有一座荒村了。”

陳為民的聲音一下子沉重下來,徐瑾瑜聽罷,也不由嘆息一聲:

“正因如此,才有人打上了犯私鹽的主意,甚至試圖壟斷。二位有所不知,據慶陽兄的打探,現在無鹽可吃之地,已經不止是常州。”

徐瑾瑜這話一出,陳為民和魏思武二人心中具是一緊,隨後魏思武思索片刻,這才道:

“那這些鹽,去了何處?”

“是啊,這些鹽去了何處?”

徐瑾瑜看了一眼陳為民,而陳為民這會兒還在兀自失神,徐瑾瑜隨後卻道:

“縱觀大盛上下,對鹽需求量最多的,出了百姓日常食用外,便是軍隊。

這些私鹽從中收到了比擬官鹽的銀兩,那這多出來的鹽……足夠兵將多少人食用了?”

魏思武聽了這話,面色一變:

“瑾瑜,你是說……”

“此事可以過後再議,不過,昌遙鹽場作為我大盛最大的鹽場,卻有如此黑幕,可聖上卻一直被遮蔽耳目……朝廷之中自有其袒護之人。

慶陽兄來信中說,他已經掌握了數位關鍵證人,如今只差最關鍵的賬本,但……賬本的去向,指向京城。”

徐瑾瑜如是說著,隨後含笑看向二人:

“而現在,為今之計,便是請二位相助了。”

徐瑾瑜這話一出,陳為民不由蹙了蹙眉,他有些猶豫:

“徐大人此言……何意?”

“戶部左侍郎周世耀於此事之上,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不知陳大人可願意替我們一探虛實?”

陳為民聽了徐瑾瑜這話,只覺得呼吸一滯,豆大的汗水從他的額頭滑落。

他本想做一個局外人。

可是此時此刻,一想起那整整一州的百姓都被迫淡食……

他的理智容不得他做這個局外人。

可若要入局,他又該站在那一邊?

陳為民不知道自己考慮了多久,可一旁的徐瑾瑜從未有過催促,這樣的舉動更是讓他覺得一陣臉熱。

“陳大人若是一時思慮不及,也可慢慢考慮。”

徐瑾瑜如是說著,可是陳為民卻不由想起徐瑾瑜那句“產鹽之地無鹽可吃”,整個心臟就仿佛被一只大手不斷揉捏,良知讓他無法,讓這件事耽擱下去。

“徐大人,只需要探一探虛實即可嗎?”

“自然,陳大人一介文臣,又與我有救命之恩,我自不會讓陳大人以身涉險。”

徐瑾瑜這話一出,陳為民面色微白,整個人仿佛從水裏撈出來一樣,他聲音有些微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