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3/4頁)

“今日是一壺茶水,明日便是一句話,後日只怕還要代徐大人行事了,徐大人年歲輕,不知其中利害,這才能這般隨意。”

“隨意?”

徐瑾瑜輕笑一聲,端起茶水抿了一口,轉而看向李直:

“李大人,先坐下來吧。”

李直緊張到同手同腳坐下,周世耀見狀不由皺了皺眉,徐瑾瑜這才淡淡看向周世耀:

“周大人,若是區區小事下面做事的人都不能自己做主,那你說,他們這官兒當的又有什麽意思呢?”

徐瑾瑜這話一出,幾位州使司郎中面面相覷一番後,不由捏緊了手中的筷子。

戶部,確實是一個肥差。

可是若有一個嚴苛的上官,事事都要事無巨細的稟報,確實是一個災難。

此前徐瑾瑜沒來之前,他們多年的習慣讓他們並未察覺什麽異樣。

可是這些日子難得的松快,卻讓所有人心中的天平都已經暗自傾斜。

方才聽到周世耀用自己那套話來教徐瑾瑜的時候,不少人都不由提起了心。

而周世耀聽了徐瑾瑜這話後,更是忍不住斥道:

“冥頑不靈!上峰之威若不立下,他日遲早有被人騎到頭上的時候!”

徐瑾瑜聞言卻看著周世耀,眼神含著一絲意義不明的笑意:

“周大人是這麽認為的嗎?”

周世耀皺眉看了徐瑾瑜許久,隨後臉色一變:

“徐大人,你!”

徐瑾瑜隨後若無其事的挪開了目光,語氣閑閑:

“周大人,本官如何了?”

“徐大人,下官再如何,也比你長些資歷!”

周世耀痛心疾首的說著,仿佛徐瑾瑜是個不敬前輩之輩。

可徐瑾瑜聽了周世耀這話,只是笑了笑:

“周大人這話,有些僭越了吧?”

一旁倒茶的李直,聽了這話,都沒忍住手抖了抖,憋笑憋的。

方才徐瑾瑜的袒護之意,他看在眼中,這會兒看著周大人每說一句,都能被徐大人用他自己的話堵回去,實在是一樁好笑的事兒。

周世耀這會兒也不由面色漲紅,被氣的。

他今日就不該過來!

還聽了這群墻頭草的風言風語!

周世耀鐵青著臉色,道:

“徐大人,下官突然想起下官還有些公務未曾處理好,先失陪了。”

隨後,徐瑾瑜安安靜靜的用了一頓飯後,這才回到了簽押房。

李直一面為徐瑾瑜磨墨,一面笑著道:

“徐大人,今日您說的周侍郎連話都說不出來,真真是大快人心!”

徐瑾瑜看著李直一進自己的值房便閑不下來的模樣,不由無奈道:

“李大人,這種事兒不必你來做,本官自己來即是。至於周大人……他只是有些著急罷了。”

徐瑾瑜微垂了眼簾,他在戶部這麽久,自然也知道戶部一些不能放在面上的陰司。

比如此前一直在常州使司郎中手裏的昌遙鹽課,其實從始至終到的都是周世耀的手中。

常州使司郎中乃是心性怯懦之輩,不過是與周世耀有幾分親緣這才被提拔上來,可是周世耀做的事實在讓他膽戰心驚。

故而,之前看到戶部於林二人的爭鬥之後,常州使司郎中曾暗中尋過徐瑾瑜一趟,想要將這個對他來說是燙手山芋的昌遙鹽課丟出去。

“徐大人,下官此生並無多大野望,可奈何與周大人有些親緣關系,便被他攜著管了昌遙鹽課。

可是,這裏頭的所有事務下官一直一概不知,實在心中惴惴,還望徐大人能憐憫下官一二。”

昌遙郡,乃是大盛最大鹽場聚集地,放眼望去,整個大盛共有一百二十七個鹽場,而昌遙便獨占三十九個。

是以,昌遙鹽課所涉利益遠不止浮於表面的區區鹽稅。

江南多豪商,亦不知有多少的鹽來自昌遙。

而這,也應是周世耀勢力之下,最大的資金來源了。

常州使司郎中有意想讓,徐瑾瑜有意收回戶部權柄,故而才有了這次成帝將其轉給李直之事。

在外人看來,李直可謂是風光無比。

“這一次,昌遙鹽課之事,要辛苦李大人費心了。”

“徐大人,此事下官知道輕重的。況且,下官身後並無家族支撐,便是將昌遙鹽課當真由下官負責,只怕反而會誤了您的事兒。”

鹽場素來在春季出鹽最多,這鹽課一季一送,他貿然接手,只怕要搞砸了。

李直一邊說著,可是手下動作卻沒有停下來,他自己什麽情況自己知道,他背後無人,所以周侍郎連他看都不看。

唯獨徐大人,不計回報扶持自己,即便鹽課在他手中是利益之爭,可是他亦可借勢,個中好處不知幾何。

現如今,只是為大人做一些瑣事,又有何妨?

徐瑾瑜點了點頭,隨後道:

“此事,聖上已經派特使前去督辦,李大人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