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2/3頁)

初夏的午後總是燥熱的,而周啟章一看到徐瑾瑜後,立刻一拍大腿,急忙過去將一張紙交給徐瑾瑜:

“徐大人,這是我的欠條!那官袍是您給我付的銀子,我這一時半會兒也沒有那麽多銀子使,不過你放心,以後我的月奉每月都給您一半!”

周啟章說的輕松好似自己許出去的不是未來十年的月奉,可徐瑾瑜卻沒有接,只淡淡一笑:

“周大人,你有這個心便已經足夠了,不過這事兒嘛,你不若等等再看。”

周啟章下意識的想要撓一撓頭,徐瑾瑜連忙抓住他的袖子:

“周大人!”

徐瑾瑜遞給周啟章一張帕子,周啟章這才有些不好意思道:

“嗐,瞧我這記性!上一趟值弄的灰頭土臉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怎麽了?”

一旁的陳為民這會兒也正用一張帕子慢吞吞的擦拭著自己的手指,仿佛擦拭著什麽精美的瓷器,看到徐瑾瑜看過來時,這才懶懶道:

“徐大人。”

“話說回來,二位這是去做什麽了?”

“打掃值房。”

二人異口同聲的說著。

從二人口中,徐瑾瑜這才知道原來分給他們的值房都是一些久不曾使用的,也算是新人的必修課。

也難怪方才孫洪會特意說一句。

徐瑾瑜見二人實在疲累,便去茶水房提了一壺涼茶過來,二人見狀頓時眼前一亮,周啟章直接一口氣灌了下去。

陳為民倒是難得的保持著儀態,可卻也不免急切了幾分。

二人都是讀書人,周啟章還好些,陳為民只怕都沒有沾手過這些俗物,是以二人上值頭一天,什麽還沒有做便已經差點沒累趴下。

“徐大人,你這是才回來?你的值房還沒有收拾吧?等我喘口氣,去幫你一道收拾收拾!”

周啟章想著徐瑾瑜沒有接欠條,他定是要先做些什麽,徐瑾瑜卻擺了擺手:

“周大人有心了,孫檢討已經幫我收拾過了。”

“嘿,這孫檢討怎麽還搶我的活兒?”

徐瑾瑜聞言不由莞爾。

“徐大人,可算找到您了!方才聖上讓人來傳旨,說前頭的國史修的極好,可直接入國冊,還送來了賞賜,掌院大人請您過去一趟。”

“好,我即刻便去。”

徐瑾瑜與周陳二人告辭後,便跟著孫洪去了楊掌院處,這會兒楊掌院那叫一個紅光滿面,一看到徐瑾瑜更是笑的見牙不見眼:

“徐修撰!你可真是這個——”

楊掌院說著便豎起了大拇指,隨後便拉著徐瑾瑜坐了下來:

“咱們聖上素來精益求精,往常修好的國史去請聖上品閱,總要幾經波折,可沒想到徐修撰今個只走了一趟,竟然一次過不說,還讓咱們翰林院得了聖上褒獎!這可算是吾等修國史以來的頭一遭!”

楊掌院雖然沒有明說成帝的挑剔習性,可是那實際意思明眼人一聽就知道。

不過,徐瑾瑜總覺得楊掌院眼裏的聖上,似乎與自己見到的聖上有些不大相同。

“應當還是陸侍講盡職盡責,新國史這才能讓聖上滿意。”

最起碼,陸侍講新修的這份國史確實無可指摘。

而這時,一旁的陸侍講聞言也忍不住攥緊了拳頭,低下了頭。

倘若今日他沒有刻意去刁難徐修撰,那享受這份榮譽的,會不會是自己?

陸侍講的動作實在過於明顯,楊掌院看了他一眼,別有深意道:

“徐修撰,咱們翰林院的人幾乎都去過幾次禦前,可是能讓聖上親自下旨褒獎的,你還是頭一個。

有些事兒,換個人去,可就不一定有這樣的結果了。你啊,還是別謙虛了。”

陸侍講的文辭確實上佳,可是聖上本就好詩詞歌賦,見過的好詞妙句數不勝數。

而修國史又不是寫禱辭,此前陸侍講也曾去過兩次,可結果又如何呢?

楊掌院這話猶如一擊悶錘,讓陸侍講被狠狠重擊之下,終於清醒了過來。

是了,自己這次寫的東西與尋常之作相差無幾,怎麽自己此前呈報禦前之事,聖上毫無興趣,換了徐修撰便大不相同?

眾人並不知道徐瑾瑜走了這一遭的內情,這會兒只當徐瑾瑜手段了得。

尤其是,楊掌院這會兒笑吟吟的看著眼前少年那玉面青衫,風流寫意的模樣,亦忍不住心中感嘆。

如斯美少年,誰不願意打心裏偏他幾分呢?

楊掌院本以為徐瑾瑜入了翰林,自己要多多照拂,可沒想到先是這孩子為翰林掙了光。

一想到之後的早朝,楊掌院只覺得腰杆倍兒直!

“下值後,豐登樓上,吾做東宴請諸位同僚,賀我翰林再入棟梁之材!”

楊掌院笑眯眯的說著,隨後將成帝讓人送來的賞賜直接交給了徐瑾瑜:

“徐修撰,你這可是開門紅,這可是好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