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3/5頁)

“真的呀,爹爹真是太厲害了!這一次,我得讓他知道,才子佳人,天生一對乃是至理名言!多謝爹爹替女兒圓夢!”

隨後,李六娘又是好一通撒嬌,永新侯笑的眼睛都快沒了:

“好了好了,那徐會元看上去也是傲氣的,竟然能忍了這麽久,他日我兒若是嫁給他,受了委屈定得回家來告知為父!”

永新侯雖然很欣賞那日徐瑾瑜的應答,可心裏也並不信他真的可以保護好自己的女兒,之後又對著李六娘叮囑了好些事,父女兩人倒是滿臉皆是稱心如意的笑容。

而就在永新侯府正在喜氣洋洋的準備迎接未來姑爺上門之際,一群舉人卻頂著大雨,跪在宮門外大聲陳冤:

“聖上聖明!學生等請聖上嚴查本次會試考生!本次會試取中貢士四百二十八人,其中便有七十六人為京城人士!

我大盛一十三州府,京師學子便占據半壁江山,學生不服,請聖上明察!”

……

大雨漣漣,諸舉子跪在大雨之中,聲嘶力竭,等到最後聲音都幹啞了卻仍不罷休。

他們都視死如歸,倘若不是李守言,他們還不知或許自己的成績被那些投機取巧,甚至科舉舞弊之人竊了去!

而李守言這回跪在最前面,他沉默不語,腦中卻是這些日子裏永新侯府因為徐瑾瑜鬧出的滿城風雨。

他從未想過,自己百般渴求之處,卻被人視若無睹。

徐瑾瑜他足足晾了永新侯府大半月!

他怎麽敢?

他怎麽能!

尤其是……他裝腔作勢的拿喬那麽久,竟然還是同意了。

李守言唇角勾起一抹諷刺的笑容,他要撕了其那虛偽的假面!

……

諸學子伏闕上書之時,很快便上奏天聽,成帝立刻召來禮部尚書等負責今科會試的一十八位官員。

“今日百余名舉子伏闕上書之事,諸位可有耳聞?”

成帝聲音冰冷,眾人紛紛跪下,禮部尚書直接取下自己頭頂的烏紗,花白的發絲在冷風中輕顫:

“聖上,老臣為官三十六載,一直兢兢業業,未敢有一絲一毫懈怠,今次會試,老臣更是傾盡心血,如若因老臣之故,讓今科會試有一點兒不公正,老臣……當以死謝罪!”

禮部尚書乃是兩朝元老,這會兒說完這話已經泣不成聲,成帝抿了抿唇,擡手讓馮卓將其扶了起來:

“朕自然相信愛卿,但舉子們能不顧身家性命,伏闕上書,也該聽聽他們的緣由。”

“老臣單憑聖上發落。”

禮部尚書垂首立在一旁,烏紗捧在胸前,時刻準備以死謝罪。

成帝看在眼裏,痛在心中,但此事若不查明,他日史書之上,無論是他還是禮部尚書,都會是被後人批判的對象。

“馮卓,派人帶諸舉子入宮,著其於無極殿見駕!”

隨後,成帝環視眾人,淡聲道:

“諸位也隨朕一道去看看吧。”

眾人紛紛稱是,等到了無極殿,一邊是衣著整潔,端莊有禮的大臣們,一邊也是渾身濕透,狼狽不堪的舉子們,二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卻從一見開始,便仿佛在暗中較勁兒一般。

他們都無比清楚的知道,上奏本次會試不公之事所帶來的後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成帝幹脆利落的坐在了龍椅之上,直接道:

“諸舉子中何人主事?”

眾人紛紛看向李守言,李守言狠狠掐了一把自己顫抖不止的雙股:

“學生,晉州解元李守言,叩見聖上,聖上萬安。”

李守言自以為聲音洪亮,可卻一直都帶著幾分明顯的顫意,顯得頗為小家子氣。

“晉州李氏?”

成帝這話一出,李守言眼中閃過一抹驚喜,隨後壓抑不住激動道:

“正是!”

成帝不動聲色的微微頷首,隨後道:

“你繼續說,你們為何要上告會試不公?”

李守言跪在地上道:

“聖上,今科會試取中之士不過四百二十八人,可其中有七十六人為京師學子,這與往年取士之數大相徑庭!

學生等實在想不通,但當初學生在會試結束之後,曾經見一群京師學子與一學子激動行禮,說什麽多謝雲雲……”

李守言拉長了尾音,眼睛也看向了一旁負責本次會試的諸位大臣,負責的監護官員立刻上前一步:

“啟奏聖上,本次會試無一人有異動,臣以項上人頭起誓!”

成帝見雙方各執一詞,只淡淡道:

“那你所言的那位學子,乃是何人?”

“正是,去歲京師解元徐瑾瑜是也!聖上,此番京師舉子多被取中,只怕少不得徐瑾瑜從中出力,學生等實在不服!”

“你說誰?”

成帝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可等李守言重新再說了一遍後,他只覺得荒謬極了。

徐瑾瑜之前幹了什麽,或許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可是他卻是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