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冰箱和扁擔(第2/3頁)

莊超英接到通知時,不可置信兼頭暈目眩,他完全不敢相信他居然有資格做高考閱卷老師。

莊超英學歷只是中專,他自身沒有經歷過高考,本能地對“高考”這兩個字有敬畏之心,在校長把教育局的信箋交給他之前,他從不知道他本人和高考還能產生直接聯系。

校長問,“十年沒有高考了,工作步驟還有點亂,具體怎麽閱卷還不清楚。閱卷是要離家的,不知道要改多少卷子、要改多久,你和家裏商量一下再回復我,如果有家庭困難,可以不去。”

莊超英攢著信箋,手心裏沁出汗,他斬釘截鐵道,“去,我去。”

莊超英匆匆回家告訴黃玲此事,並開始收拾東西。

夫妻倆都有點蒙,黃玲慌裏慌張地從櫃子裏抱出多余的被褥,用尼龍繩捆緊,“除了被子、衣服還要帶些什麽?”

莊超英也很茫然,“只說要帶鋪蓋、衣服和隨身用品。”

黃玲拿起桌上的搪瓷缸,“缸子、毛巾是要帶的,你去拿牙膏牙刷,我來找毛巾。”

莊超英去拿牙膏牙刷了,黃玲打開五鬥櫃找新毛巾,她無意間看到五鬥櫃上的幾個小藥瓶,想起莊超英胃不太好,連忙找出胃藥、感冒藥等常備藥,把藥瓶仔細地裹在了毛巾裏,塞在了搪瓷茶缸裏。

一番忙碌後,被褥捆好了,衣服和隨身用品收拾在了一只人造革行李包中,洗臉盆和暖水瓶也裝進了網兜裏,莊超英準備出門了。

黃玲遲疑問,“要告訴圖南和筱婷嗎?”

莊超英想了想,“不清楚能不能對外說,穩妥起見,你先別向外說,孩子們嘴快,先別告訴他們了,就說我出差了。”

黃玲嘴唇微顫,莊超英知道妻子心中惶恐,安慰道,“只是閱卷,改完卷子就回來了。”

莊超英從床底翻出了挑煤球的扁擔,把收拾出來的行李綁在了扁擔兩頭,挑起扁擔下了樓,黃玲默默地跟在後面。

樓間空地上,一群孩子正在玩耍,大兒子莊圖南和小女兒莊筱婷也在其中,莊超英笑呵呵地和一兒一女打了招呼,說自己要出差幾天。

莊筱婷好奇地問,“爸爸,你去哪兒出差?”

莊超英愣了一下,含糊道,“不遠。”

莊圖南年齡大一些,覺得不太對,納悶道,“爸,怎麽出差還要帶被子?你是去鄉下學校嗎?”

黃玲制止了莊圖南的詢問,帶著兒女把丈夫送到了公交車站。

莊超英挑著扁擔上了公交車,中間轉了一次車,再步行了十分鐘,到了隔離閱卷點,市鐵路局大院。

大院鐵門裏一棟招待所,一棟辦公樓。

招待所已不再對外營業,鐵門內三層警衛戒備森嚴,莊超英在警衛的帶領下進了招待所房間,稍事休整後再被帶進了辦公樓。

辦公室內所有的書桌拼成了一張超大桌,桌子正中疊放著一摞試卷,桌邊幾位老師手執紙筆,低頭寫著什麽。

幾位老師見了莊超英,紛紛停下了手中的筆,站起來自我介紹。

簡短的寒暄後,一位老教師言簡意賅地介紹了情況,“這次高考太倉促了,從發出通知到正式考試就兩個月,省教委都沒有正確答案,我們商量了一下,老師們先拿卷子自己做一遍,再翻找出幾份考得好的學生試卷,參考一下考生們的解題方式,最後大家總結出一份標準答案再閱卷。”

另一位老師說得直白,“我們的基礎也……不那麽好,大家也都荒廢好多年了,考生們的解題方法可以幫我們拓展思路,提高閱卷時的效率和正確率。”

老教師從桌中間的試卷裏隨意抽出一份,遞給莊超英。

莊超英低頭一看,這份試卷完全答非所問,考生在數學證明題下默寫了半首《沁園春 雪》,半首詩裏還背錯了兩行。

老師解釋,“絕大部分考生基礎很差,答不出題目就亂寫,答得好的卷子很少,如果一份卷子正確率高,我們一屋子的老師都爭著看。”

莊超英開始了隔離閱卷的生活。

閱卷期間,老師們無法和外界自由接觸,閱卷結束前,老師們也不能自行離開大院。

上百位閱卷老師們住在了招待所兩層樓的幾十間標準間裏,每天早上一起在招待所食堂吃完早飯,一起去辦公樓裏閱卷,晚上再一起回到各人的房間內。

招待所條件艱苦,沒有爐子,莊超英很慶幸黃玲硬把家裏最厚的被褥塞給了他,半夜不會被凍醒,熱水供應也有限,每屋每天只供應一熱水瓶的熱水,莊超英和另一位閱卷老師必須省著用,生活用品更是缺乏,又無法外出購買,老師們之間只能共享牙膏、感冒藥等用品。

黃玲不清楚莊超英參與高考閱卷一事是否需要保密,出於組織性、紀律性的考慮,她選擇了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