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劃時代的進步(第2/4頁)

學就對了!

這次帶著伊恩視察自己的建築成果,也是傑拉隊長想要從伊恩這裏在學到一點特殊知識的機會,所以他非常熱情。

而伊恩也能看出傑拉的想法,他並不介意,甚至可以說,很希望傑拉能理解他的想法。

畢竟他沒學過土木工程,經驗豐富的傑拉是伊恩相當需要的專業人士,對方假如能理解農場樓和未來養殖樓的建築理念,那麽肯定能想出比他更加適合泰拉的設計。

農場樓就在眼前。

高聳的灰色建築屹立在陽光之下,一旁的湖面倒映著金色的光輝,它整體呈現出圓筒形,只有最基礎的骨架。

完整版本的農場樓應該由玻璃覆蓋外層,保證充足的光照,內部也完全通光,強力的光照系統會讓這棟大樓在夜間也散發光明,如同熒光棒那樣。

垂直農場和牧場的概念,在地球早就得到普及,在伊恩的年代,不談地球,至少絕大部分太空殖民地和月球基地中的糧食來源都是這種水培立體養殖廠。

它被創造出來的初衷是節約土地,並且完全控制農作物成長的光照、濕度、氣溫、氣流與養分等條件,用最小的空間,最快的速度,最少的資源培育出最多的作物——對於那些成熟較快的蔬果,水培農場一年可以成熟十二次以上,而如果是正常耕種,最多也就是二到三次,還要大量施加化肥。

而在泰拉,這樣的建築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源質和靈能場域。土地本身淤積的源質只是整個自然場域的一部分,立體農場可以說是將最肥沃的,可以種植升華靈能植物的田地憑空變多了十倍十幾倍。

不僅僅如此——立體養殖廠也是可行的,一棟百米高的立體養殖廠可以養殖數以十萬計的肉畜,可以高效管理處理肉畜的糞便問題,對於山民這種缺少耕地和牧場的人群來說,是再適合不過的技術。

“很不錯。”

在樓內上下觀察骨架,確認質量沒有問題的伊恩微微點頭贊賞道:“預留的水循環接口,通風系統接口還有質量都沒有一點問題,你做的非常完美。”

在安布爾和亞德伯特的研究下,專門針對霞輝草的培養液已經大致改良完畢,隨時都可以投入使用。

雖然說,立體水培農場最重要的其實是各種自動化的傳送帶,保證作物可以均勻地接受光照,而伊恩暫時還沒有將人工智能研究出來,但說實話,以如今泰拉的人工費用,他短時間內根本不需要真的全都讓人工智能上手,而是將那些種植園的熟練種植夫拉過來,讓他們手工操作即可。

對於霞輝領來說,現在也沒到需要用人工智能取代人力的地步……也不能讓人沒工作啊!

“告訴斯科特,讓他安排人,把種植架搬過來。”

伊恩囑咐護衛。半小時後,一隊人便將種植架從煉金工坊區帶到了湖畔。

種植架是一個類似書櫃的巨大金屬架,它高八米,寬四米,可搭載三十二排‘水培皿’,而一排水培皿可以種植四十顆作物,換而言之,一個架子就可以種植一千二百八十顆作物。

一棟完善的水培立體農場樓一共有十二層,每層視源質濃度不同,可以擺放八十到一百台左右的種植架,換而言之,一棟完整的水培立體農場可以同時培育一百二十萬顆左右的作物。

聽上去很多,但實際上,就算是霞輝城這樣的邊疆小城,每天消費的蔬菜也會超過六萬顆,一棟樓一次的產出只夠霞輝城自用二十天。

但問題在於,假如只是普通蔬菜的話,一棟水培農場樓一年可以做到十二收以上——這就覆蓋了三分之二的霞輝城所需了。

而伊恩斥巨資,同時興建了十二棟水培農場樓——這已經可以完全供給整個霞輝領的蔬菜需求,乃至於可以儲備外銷!

現在正是糧災時分,雖然伊恩有平價的糧食渠道,但能自給自足,即便僅僅是一部分也是好的。

當然,等到糧災這段緊張時間之後,霞輝湖周邊的‘黃金地段’將會用來種植霞輝草,而並非是普通的蔬菜。

伊恩會在其他光照合適的區域,以及山民領地中興建這些水培農場樓,用來滿足山民所需,不被瑪瑙石平原的產糧地完全綁死。

傑拉依照伊恩的指示鋪設水培管道,使用霞輝湖水作為基質調配的水培液呈現出一種奇異的淡金色,實驗室中,絕大部分霞輝草都成長良好,枯萎和停滯成長的幾率相較於正常土地種植要少許多。

而普通的農作物更是長勢喜人,只要把控好溫度和光照,二十天一收都不是夢!

雖然現在外面還有陽光,但伊恩還是讓人開啟太陽燈。緩緩旋轉的傳送帶將一排排培養皿不停旋轉,讓所有培養皿中的作物都能均勻承受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