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奧法道途與高端的隊友(第3/5頁)

如此一來,最少在未來,他與山民的部隊交戰時,後方的城市不至於出現動亂亦或是逃竄——那時候的人口流失,之後不知道要遷移多少難民才能補回來。

伊恩與斯科特離開已經開始初步運轉的煉金工坊,接下來他每天都回來視察一下進度。

倒不是害怕工坊工人消極怠工,主要是怕他們自作聰明,明明沒有搞明白的結構自以為懂了,結果做出來的樣品結構失衡,又得重新來過,那樣就得從頭開始,不知道多麻煩。

而在離開前,伊恩注視著那些因為再一次有了工作,所以反而一臉笑容的煉金工匠表情,心中不禁有些復雜。

——只有在最混亂的時期,和最秩序的時候,人類才會渴望工作嗎?

在混亂的時代,工作代表秩序與穩定。在秩序的時代,工作代表自我實現與夢想。

伊恩誕生在秩序的時代,如今卻處在一個混亂的世界。他想要將時代推進至最秩序的那一步,但在那之前,他注定要造就無盡的混亂與殺戮。

和伊奈迦二世不同,如今只是作為一地領主的伊恩,絕對是會啟用人工智能,彌補自己缺少的人手的。

但如此一來,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化,他也會很快遇到皇帝伊奈迦二世遇到過的問題。

那就是絕大部分底層工人都將會失去工作。

別說‘只用一部分人工智能不就好了嗎?’這種蠢話——假如不是為了讓人工智能全面統籌資源分配,保證資源的獲取分配和調動的絕對公平,那還用人工智能幹什麽?帝國現在這樣統治不也挺好?

那將會造成一次巨大的動蕩。

眼前這些因為再一次有了收入,所以反而歡天喜地的工匠,懷著熱情和感激看著自己的工人,到時候又會換一個面孔。

他們會憎恨自己,會對時代感到迷茫。

而那時,自己應該怎麽做?

——是該直接分發貨幣,讓國家養著普通人,讓他們去消費,去學習,去過日子,保證經濟系統的平穩過度?

——還是說開辟一個全新的領域,讓全民的精力轉移到這方面來,壓抑住動蕩?

很多想法在湧動,其中有很多很多對於普通人來說,和無稽之談並無分別。

但。

伊恩是先知。

他必須提前就思考這些問題。

只是和那些技術武器不一樣,這種社會方面的問題,即便是最聰明的偉人,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會有辦法的。”

伊恩心中嘆了口氣:“實在不行,就先走教派路線,把崇靈神教先建設起來——至少教派路線在發展方面有一條明確可靠的流程,等有了更好的方法再去改吧。”

這是無奈之舉。不過,伊恩也隱隱約約從靈災道途未來中的‘諸神時代’中找到了些許靈感。

是的,從前世的幻想小說角度來看,泰拉大陸是一個非典型的劍與魔法的世界。

靈能和升華技藝就是這個世界的魔法,只是用更加嚴格,更加科學的方法表現出來,而且在資源方面有非常大的約束性。

魔藥體系的進階非常嚴格,每一階的提升,都是巨大的階級躍升。

但這並不代表,泰拉大陸將會一直如此。

在未來的靈災道途中,全新的諸神時代,已經揭露出了另一個嶄新的可能性。

亡君/靈神這一技術,可以創造出故事中那些真正神靈的威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體系。

共識就是信仰和神職,承認這一共識的人越多,神明越強。

亡君地獄就是神國。

賦予靈能就是賦予神術,每一個神明都因為共識的不同有著不同的賦予能力。

亡君核心就是神格,只有有了神格,才能從升華者成為靈神。

掠魂能力就是神國接引,而亡君臣民的支持,就是神力的本質。

這是一套建立在升華者體系上的,全新的靈神和神術體系。

諸神的時代已經被證明可行。

那麽……

是否也可以嘗試去開發一種技術,去將真正的‘魔法’帶向這個世界?

一種僅僅是依靠知識和學習,就能讓所有人都能持有升華之力和靈能的體系……雖然同樣需要天賦,但至少比如今這個世界更加公平的體系……

“就連神和神國,乃至於諸神的時代,都被另一條道途的我造了出來,那這條路也未必不可行。”

“存在於可能性中的……奧法道途?”

作為一位技術人員,伊恩只能這樣去想象,並盡可能地去做。

他並不能保證成功——倒不如說,誰認為可以,誰就在說謊。

他只能不斷地去努力和思考。

嘗試去締造一條……全新的,通向未來的道路。

不過那也是之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