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2/2頁)

林郁想起最近夢到過那位已故的庶弟,便是顧誠因的姑爺爺林邵。

當初分家後,林邵便去了齊州為官,一開始還偶有書信,後來娶妻生子,便幾乎斷了往來。

還記得那顧家的小郎當初投奔而來時,與他道:“曾聽姑爺爺說過,他的兄長林郁,是他最為敬重之人,心胸寬廣,德高望重,在他臨去世前,曾當著孫輩的面說過,他還想見兄長一面,就向兒時那樣,向他的兄長討教學問。jsg”

當初張氏想派人將顧家小郎送走,林郁卻在聽完這段話後,心中動容。

他與庶弟關系平平,可到底同根而出,想起年幼時的種種,多少有些唏噓,這顧家的孩子,他便認了下來。

想到這些,林郁揮了揮手,差人去將那孩子叫來。

那孩子前些年是在官學讀書,不似林海這樣專門請來先生在府中聽課,想來資質應當不及林海。

林郁原本沒抱希望,只是想到許久未見,多少提點一二,讓那孩子不要誤入歧途,卻沒想顧誠因在他如此錚錚的氣場下,從容不迫,對答如流,非但要比林海強,甚至還將他甩在了身後。

門閥世家的子弟,可以在春闈前互相公薦,公薦後的子弟不用參加解試,可直接參加春闈。

想被公薦的子弟需要呈上自己的詩文,交由門閥各家家主,根據德行與才華,最終確定公薦人選,為了不落人口舌,以示公平,每年也會從寒門學子中挑選一兩位,口碑文采尚佳,卻壓不過門閥子弟的人,一並入選。

林郁本已經私下裏與盧寧兩家通過氣,下次春闈前的公薦,三家互相推舉,只那盧家的根基差,他和寧家都不想推舉盧家的,若林家寧家互相推舉,又怕盧家多想。

林郁正在為這個事情發愁,如今看到顧誠因,他便有了主意。

他收了顧誠因的文章,差人送去了寧家。

若寧家不止推舉盧家,且再將顧誠因推舉而出,自不會有損口碑,顧誠因這樣的文采,再在宋先生的教授下,下屆春闈不會給寧家丟人。

到時盧家推舉林海,他來推舉寧三郎,如此甚好。

女娘這邊,張氏的院子裏從晨起便開始熱鬧起來,庭院裏樹花燔香,支起一張長案,上面擺著各式瓜果與茶點,自還給小娘子們備了針線,只等夜深時,對月穿針。

每年快至乞巧節,林溫溫都興奮不已,吟詩作對她比不過林清清,也比不過旁的世家女娘,只這針線活,的確能拿得出手。

林溫溫穿得一身正紅長裙,外面披了一件兔絨領的雪白薄襖,喜慶又明艷。

她兒時向來都會早早就去祖母那裏,便是張老夫人不待見馮氏,對這個萬分可愛的小孫女,也會揉揉捏捏,只隨著小孫女的成長,她與她娘愈發相似,且還更勝一籌,十多歲的年華,卻有著一股說不出的媚色。

張老夫人不喜,盧氏也不喜,應當說,正經門楣的大家娘子,皆不喜。

去年林溫溫月下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她穿得又快又穩,不僅贏過林清清,也贏了太原林氏宗族幾位來上京遊玩的小女娘,她望著馮氏笑,得意地看著祖母,等待祖母的誇獎,沒想到,祖母只不冷不淡地道了聲,“不錯,與你娘越來越像了。”

這是誇贊麽?林溫溫朝馮氏看去,看到馮氏唇角僵住的刹那,她知道了,這不是誇贊。

今年馮氏帶著她故意來晚,只與幾位娘子們客套幾句,小女娘們便開始乞巧。

林溫溫又是第一,她不指望祖母誇贊,也不指望旁人羨艷,因為去年回到淩雲院時,馮氏就和她說過,那些人是在嫉妒她。

今晚的月亮真亮。

女娘們不論年紀,皆望著月亮,祈願祈福。

有的祈禱富貴,有的祈禱長壽,有的祈禱生子,還有的在求賜良緣……

可不論你所求為何,都不可貪婪,只能求得一樣,否則會發生不吉之事。

林溫溫雙手合十,對著夜空那輪明月,閉上雙眼,無比虔誠。

她希望她的夫君愛她極深,不論她做什麽,都會對她不離不棄,就像爹爹對娘親那樣。

她眼睛睜開,忽又想起一事,忙又閉上。

哦對了,差點忘了,她希望寧軒阿兄成為她的夫君。

許完睜眼,林溫溫含笑的唇角驀地僵住。

她是不是……多許了一個願望?

作者有話說:

完蛋,是不是要倒黴了。

凡月欣 6瓶;

一顆小豆豆 3瓶;

花骨朵兒、愛吃炸雞蛋撻 1瓶;

非常感謝寶貝兒們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