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到過去

青灰色的厚重磚墻上, 刷著大白膩子, 陳舊發黃的報紙糊成一個方框, 正中貼著偉大領袖的海報, 旁邊掛著簡陋的日歷, 上面清楚的標示著日期——1965年9月20日。

這是一間廚房, 靠近左邊的墻壁有個磚砌的灶台, 旁邊零零散散地堆放著幹柴,再過去一點是個蜂窩煤鐵爐子,上面放著陶瓦罐, 正煮著中藥呢。

李蓁蓁(zhēn)坐在一張小板凳上,雙手捧腮,望著中藥罐子發出的裊裊白煙發呆。

距離李蓁蓁穿越到這裏已經過去三天了。

李蓁蓁原本是個80後大齡剩女, 生活在粵省發達城市鵬城, 父母在她上大學時就接連去世了,好在李蓁蓁是京城名校的歷史學碩士, 靠著自己的實力考上了小公務員。經過多年的打拼, 終於在鵬城這座繁華城市裏過上有房有車的小資日子。

她平生有三大愛好。

第一個愛好是吃吃喝喝。以前在京城讀書時就愛尋訪美食, 畢業後去到吃貨大省粵省, 簡直樂不思蜀, 不敢說吃遍粵省, 但至少能算吃遍鵬城,自認為是個資深的吃貨。

第二個愛好是研究古董。正所謂盛世收藏,說是全民愛好也不為過, 再加上李蓁蓁的專業是歷史學, 所以她尤其喜歡。但是,李蓁蓁也不是什麽有錢人,買房買車已經讓她變成房奴車奴,就更沒有閑錢去搞收藏了,因此只好經常去各大博物館過過眼癮。

第三個愛好是逛街購物。相信沒有多少女人能抵禦得了購物的誘惑,李蓁蓁也不例外。雖然是大齡剩女,但她長得並不醜,相反還是個清秀美女,對於花錢在自己身上毫不吝嗇。

李蓁蓁在穿越前,恰逢鵬城新開了一家超大型購物廣場,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總建築面積達到27萬平方米,擁有9層商用樓面,上千個大大小小的獨立商鋪,各種名牌的服飾鞋帽專賣店、化妝品專櫃、珠寶店、美食城、戶外用品店等等無所不包,光大型超市就有5家,此外還有大型購書中心,裏面什麽書都有,一樓大廳還設有汽車展覽廳,頂層更是五星級豪華酒店,裝備著室內遊泳池、健身房、SPA會館等設施,集餐飲、零售、休閑、娛樂、文化等諸多元素為一身,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可以說,在這裏,各種你想到或想不到的東西,都可以輕而易舉的買到。

李蓁蓁在這家購物廣場剛開張的第一天,興致勃勃地前來觀光購物,為這裏商品種類的齊全多樣感到驚奇。比如其中一家文具店,出售一種隱性墨水筆,用它寫字是完全隱形的,只有用水淋或者用火烤,才能顯示出所寫的字。

逛了一整天有點累了,李蓁蓁決定看部電影當做休息,據說這裏的電影院采用了最新科技,效果特別好。李蓁蓁挑來挑去,選了一部當紅小生主演的電影。

可能是逛街太久耗盡了體力,也可能是寬大柔軟的椅子太過舒適,李蓁蓁竟然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睡著了,醒來後發現整個購物廣場空無一人,攜帶著裏面的各種貨物變成了空間,跟隨自己魂穿到1965年一個13歲少女的身上。

這個少女名字也叫做李蓁蓁,京城人,年齡13歲。母親已經去世,原本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但都在饑荒年夭折了,所以現在是獨生女,跟父親李秉文相依為命。

李家世代生活在京城,家裏在前朝時也曾顯赫過,可惜後來經過改朝換代的各種風波,家道中落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到解放時還算頗有家資。

不過時代終究是不同的,解放後大清算,李家被劃為“資本家”,成了“壞分子”,受到明裏暗裏的監視和歧視。大部分資產都充公了,到如今只剩下自家居住的小小院子。

萬幸李蓁蓁一家向來注重行善積德,有個好名聲,沒有什麽仇人非要致他們於死地,雖然家產沒了,但人身還是安全的。

由於家庭成分不好,李家父母都被指派做重活,長期繁重的勞務讓李蓁蓁的母親在前幾年離開了人世,父親李秉文的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前些日子徹底病倒,眼看就要油燈耗盡了,可能是由於李蓁蓁照顧病重的父親累倒了,才讓後世的李蓁蓁穿了過來。

如果讓李蓁蓁自己選擇,她是絕不願意穿越的,在享受了現代生活的自由和富足之後,又怎麽能夠忍受得了六七十年代的壓抑與窮苦呢!況且李蓁蓁生性自由爛漫,個性鮮明,追求美好享樂的生活,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

一開始,李蓁蓁還不斷嘗試著穿回現代,但是各種努力後發現不可能,只得安分下來。

由於是魂穿,李蓁蓁接收了原身的全部記憶,再加上前世求學時在京城生活了七年,所以各方面都能夠適應,就連說話都是流利的京片子,倒不用擔心露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