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更黑的(第2/3頁)

小妾推了個一般人家的孕婦,推了也就推了,這事情咱們都知道不對,它不對!

可這真不算是個事兒!

金鑾殿上治理朝政,你明珠老糊塗了,奏的這是個什麽東西?!

有事早奏,無事你退朝閉嘴也就是了,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揀出來說算個什麽本事?

要真這樣追究下去,哪個朝臣不跟著倒黴?

明珠今兒是吃錯藥準備犯眾怒啊!

還別說,人明珠大人今兒鐵了心跟所有人對著幹:“萬歲爺,事情雖小,可如今該以小觀大,又言見微而知著。如今這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可隆科多是誰?他是先皇後的弟弟,是當朝重臣佟國維大人的兒子,是滿洲鑲黃旗的子弟,是八旗子弟。如今他代表的不就是大部分的八旗子弟嗎?”

眾人一下愣了,這明珠……

不對呀,這根本不是明珠的風格啊!

這一番話,真是一層比一層深,層層疊加起來,頗有一種蓄勢逼人的感覺!

明珠平日風格比較溫吞,斷斷沒有這樣的殺機凜冽!

那是當然了,因為今兒明珠說的這一番話不是自己想的,而是張廷玉在信上運筆如刀一個字兒一個字兒給刻下去的。

殺機?

要的就是這一份殺機!

若幫助張廷玉不會得到任何的好處,或者說參隆科多這一本不能使明珠得到皇帝的重視和認可,這個忙自然不能幫。

所以信中,張廷玉必須做的事情有四點:其一,盡述前情,說清楚這老狐狸欠自己人情;其二,說事兒,到底要明珠幫什麽;其三,明珠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其四,要緊的是方法。

納蘭明珠這一番話,句句都戳在了眾人的軟肋上。

佟國維立刻就明白了納蘭明珠的用意,這是在扣高帽子啊!

這帽子一頂一頂地給扣下來,根本摘都來不及,明珠已經連珠炮一樣轟過來了。

“如今滿洲八旗子弟,隆科多不過其一,鬥雞走狗不思進取,整日裏遛鳥賭牌,哪裏還有當年的英氣勃發?”

明珠又質問了一句,堪稱是鏗鏘有聲。

張英李光地二人對望了一眼,搖了搖頭:英氣勃發?壓根兒就沒有過吧?

不過……

李光地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可張英這裏就微妙了。

他昨日回家,可是聽說過顧貞觀壽辰那一日,在顧府外頭,自己二兒子跟二兒媳婦可跟隆科多發生過沖突,隆科多那小妾還被打得人事不省……

“……所以這樣一件事,原本奴才是不會注意到的,這還不是因為這件事跟張英大人有關嗎?”

終於點到人了。

張英心裏激靈了一下,下意識地就站了出來,頂著康熙爺探詢的目光,如實道:“這……實在是家長裏短雞毛蒜皮的小事,老臣這……”

康熙何嘗不知道這是根本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可偏偏納蘭明珠他要小題大做,而康熙也覺得納蘭明珠提到的問題實質是“以隆科多為代表人物的八旗子弟疏於修身養性,騎馬射箭等事完全不知成日裏橫行霸道為惡百姓”。可是好歹這件事是打張英這裏起來的,要解決也該先從這邊開始。

朝廷的事是什麽事?

是天下百姓的事。

張英也是百姓之一,不過是他臣子罷了。

康熙想想,還是幫張英排憂解難一番。

想也知道,萬歲爺不過是自個兒安慰自個兒,樂呵樂呵罷了。

張英只能硬著頭皮嘆氣道:“佟國維大人公子那一名小妾所撞到的孕婦,約莫是老臣的二兒媳婦……”

一件事情就這樣在朝堂上鋪開了。

諸位大臣盡皆無語,不過照著張英這樣的說法,隆科多那小妾的確是過分很多。

康熙緊鎖著眉頭,不處置隆科多,這說不過去,況且明珠所言之八旗子弟的事情,康熙自己也考慮過幾回,不如趁此機會殺雞儆猴。

可隆科多又是先孝懿仁皇後的弟弟,不能處置太過。

康熙最後擺手道:“將隆科多,責打十大板,寫悔過書,禁足其府一月不得出,其余八旗子弟應當引以為戒,各府尹近日嚴抓八旗子弟習氣之事,若有再見著的,隆科多便是前車之鑒!”

終於一錘定音!

納蘭明珠揚眉吐氣地出來,張英卻苦了臉,這叫個什麽事兒啊?

自家的家事自己都還沒說,倒是先被外人利用了一番。

這一回過後,大阿哥又該得意一陣,郁悶的人就成了四阿哥。

貝勒府裏摔了塊玉擺件,胤禛看著隆科多送上來的扳指,終究還是嘆了口氣:“叫白巧娘來,去安撫安撫那一位。小盛子,叫人敲打敲打隆科多去。”

這隆科多舅舅,再這樣囂張跋扈下去,遲早有一日要壞事。

這件事,雖辦得令胤禛不痛快,可也給胤禛敲響了警鐘。

張英這邊回了府,卻覺得事情有些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