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中)頂天立地(第2/4頁)

不過那都與唐時無關。

他跟九回約定的時間,快要到了。

百余年也不過彈指一揮之間,對星主來說,時間過得太快。

當初他把自己封存在樞隱星,就是為了阻絕北伽羅對自己的追殺,可是對方的神魂依舊是滲透入樞隱星之中,並且占據九尾天狐的身體,化名為殷姜。唐時已經推算過了,大約是害怕唐時發現端倪,早期的殷姜封存過自己的記憶,讓自己看起來沒有任何的異樣,可是後面就開始改變了。

這一局的開始,本身便是無情道與極情道之爭。

天地無情,而人則有七情六欲。

無七情六欲者,非人。

天地者,西王母與北伽羅,他們乃是天地的化身,統治三十三天星域之時,便要宣揚他們天地無情之道,乃為天道地道,可唐時乃是人,是七情六欲之道。有善惡,有喜怒,有哀樂,愛恨情仇缺一不可,乃是人道。

有一言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對於唐時來說,他跟西王母北伽羅的道,乃是兩種,存在本質的差別。

天地要宣揚天地之道,一反人道,而迫人修行天地之道,於唐時而言,絕不能忍,最大的裂痕,便這樣出現了。

從唐時斬殺西王母的那一刻開始,整個三十三天星域就已經亂了套。

而今,是他與九回的最後一局了。

六十甲子之前,便已經相互算計,他早早地預料到自己會有一次劫難,所以布置了樞隱星之局,而九回也追殺到了樞隱星。

此刻,卻是從暗鬥,轉為明爭了。

九回神魂在樞隱星之時,托身於圓鏡之中,被唐時一筆打碎,已經受到了影響,而唐時則是方歸三十三天,一切還沒有回到最佳的狀態。

他一閉眼休整,便是百年過去,時間正好。

於是他從星盤自己王座之上起身,轉頭望向整個星域之中最大的主星,越過主星,與東十一天正對著的便是西十一天星域,對面早已經沒有了星主虛影。

唐時嘴唇冷冰冰地一勾,卻已經一躍,消失在原地。

“九回——”

刹那間,他身影已經出現在整個東十一天輔星之上,小小的一個影子,可是伴著背後星域盡頭的虛影,卻給人一種浩瀚滄桑的感覺。

此刻除了九回,沒有人能夠用神識感受到他的存在。

只有一襲簡單的青袍,風獵獵,袖袍飄擺之間,他已經露出了幾分笑意。

大喊一聲“九回”,聲音浩浩蕩蕩,江流一樣從東十一天與北十一天的星域交界處奔騰而過,驚動了整個星域。

無數人擡頭來看,無數的修士為之震駭。

唐時不是個低調的人,盡管人性之中有低調的地方,可是唐時這七情六欲之化身,乃是隨心所欲,行隨意至。

他與九回,以這三十三天星域為棋,而今期限已至,九回若是不出,便算輸了。

一聲輕笑,帶著幾分醉人的味道,緊接著,唐時眼前的那北十一天輔星伽羅之上,那巨大的星盤,便開始了旋轉,銀藍色的外袍,長長地,如同飛天壁畫上那飄搖的影子,只緩緩升騰而起,與唐時相對。

看清了那面容,與殷姜一模一樣。

只是,難辨雌雄。

“你還是這樣的怪物。”

唐時毫不留情地諷刺,他手指一甩,風月神筆便已經被他抓在手中,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

怪物,雌雄莫辯。

多少年不見,東詩的嘴還是這麽毒。

這也是九回最不待見所謂“人”的地方,“我乃天之化身——”

“是是,天之化身。天者,曰陰與陽,仁與義。你九回,自然是難辨男女……”

唐時言語之間的諷刺不見少,只是轉眼之間就已經激怒了九回。

當年唐時殺西王母,就在九回的眼皮子底下,可是九回沒有能夠成功阻止,而後天地之道削弱,反倒令唐時逐漸坐大,而今唐時出現,乃是九回所不能容。

她面目之間冰冷一片,冷聲道:“凝星粹!”

白皙的手指一掐,整個北十一天星域之中無數的星辰上,散出了無數的星光,轉瞬之間便匯聚到了九回的手指指尖上。

那場面是極其壯闊的,遼闊無邊的北十一天星域,千億星辰同時散發光芒,萬丈光絲延展開,霎時如百川歸海,只落入九回手中!

輕輕地一指彈射而出,九回已然是滿面的殺機。

天要人死,人,憑何得存?

天要人死,人,不得不死!

這便是九回的邏輯——因為她是天,她伴隨宇宙誕生而誕生,不死不滅,永不消失。

而人,不過是天地之間的存在,修為微末,不懂得天道地道,卻修所謂人道,乃是東詩之道,不能為天地所容!

人,何以不死?

東詩,該死!

那金光凝萃,化作筆直的一道線,在彈出九回時指尖的下一刻便已經到了唐時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