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誘餌(第2/4頁)

不過這場面在一個小姑娘的身上,到底還是太血腥了,且讓她逍遙兩天,到時候再來治她。

只是她走了,唐時才忽然之間回憶起那句話來。

一張紙?

綠辭,一張紙?

唐時腦海裏閃電一般掠過什麽,他擡眼看向了秦溪和成書,三個人相互地望了兩眼,都覺得自己似乎是知道什麽了。

大荒十二閣之中並不是完全的涇渭分明,仙佛妖魔四修乃是大類,並非沒有別的小種類修士,這些修士一般都是挑選自己喜歡的大荒閣加入,只要他們有實力,走到哪裏都是受歡迎的。

應雨和綠辭,應該都在這一類裏面。

唐時之前還記得,自己像是被什麽裹住了,可現在聽到應雨的那一句話,便像是什麽東西都被穿了起來,豁然開朗。

之前有應雨,後來有海妖——唐時甚至還記得當初在冰天雪地境回字形走廊裏,那些修煉出靈智的字跡……

而今再告訴他,綠辭不是人,只是一張紙,卻是再合適也不過了。

唐時曾經親眼看到過,他被兩堵墻壁給壓成了薄薄的一片,之後又詭異地恢復——所以綠辭,其實是紙妖嗎?

三觀再次被刷新,這石室裏的三個人忽然都笑起來,幹了這一杯,又繼續修煉去了。

這半年,他們也接過一些任務,去沼澤或者別的地方,尋找一些東西,或者是布置一些陣法。那個時候,唐時才知道,整個大荒不是死的,這裏面也有不少的城鎮和聚落,大荒閣外面的修士也是需要生存的。

大荒閣更多地代表著一種榮譽,他們走出去之中能收到不少人艷羨的目光。

藏閣跟別的大荒閣之間也有不少的生意往來,一些靈獸靈草靈丹乃至於靈器,都在販賣之中。

他們還曾經接過一個保密等級比較高的任務,護送著一些東西從獄閣之中出來,到底是什麽唐時現在還沒搞清楚。

這些任務,很能增進同一個小組之間的人的感情。

唐時跟秦溪,也已經沒了以前的芥蒂,成書也跟兩個人混熟了,話開始多起來。

時間轉眼便已經過去了,唐時的修煉不曾停止。

在元嬰後期突破之後,唐時擁有的詩詞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十。他發現越到後面,每一層突破之間需要的詩歌數量就越多,可因為之前的突破太快,唐時一直沒能完全掌握這些詩詞。

他不大願意在綠辭面前展示自己的真實實力,可畢竟有那好勝之心,是不可能忍住的。

唐時終究還是將詩碑的手段施展了出來,唐時現在很忙。

首先,他需要將自己已經掌握的每一首詩都刻在詩碑上,讓詩碑變成小小的令牌掛在他腰佩上,現在那詩碑穿成一串,已經有十來枚了,蟲二寶鑒沒有任何的變化,現在他已經能翻開前面的一部分詩歌了。

其次,新出來的詩詞也需要被掌握。突破太快,帶來的問題就是基礎不紮實,地基不牢靠,上面的建築越高,也就越危險。唐時要的不僅僅是快,還要穩。他不能允許自己之前的努力白費,所以不忙的時候都是在研究詩詞。

不過也有一些有趣的時候,那就是在刻印詩碑的時候,唐時順手給這些詩分過類,或者將她們拼湊組合起來。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個組合,應該是關於音樂的。

之前唐時曾經打開出一首“夜來風雨聲”,不過那都不算是什麽了,因為在青鳥仙宮的時候唐時開出過一首彈琴詩,自打這一首詩開出來之後,唐時連著開出了幾個大驚喜來。

有琴,自然還有別的樂器。

琴,《聽蜀僧濬彈琴》《竹裏館》《聽穎師彈琴》;

胡笳,《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

瑟,《省試湘靈鼓瑟》;

箏,《鳴箏》;

笛,《夜上受降城聞笛》;

琵琶,《琵琶行》;

箜篌,《李憑箜篌引》……

光是看這些,唐時就能研究出很多組合技來了。

不過最讓他頭疼的問題不是靈術本身,而是這些靈術涉及到的知識。尼瑪世上有他這樣修煉靈術的嗎?即便是以他現在這種精神力狀態,十天半月研究透一種樂器根本就是癡人說夢,很多時候樂器這東西看的是感悟,能不能立刻融入意境之中去,唐時雖然知道這些東西研究出來可能直接就是必殺技了,可研究本身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不過左研究右研究,最終還是出來一些門道。

出竅初期的唐時,已經有三十首詩。

元嬰後期突破的時候,唐時已經有二十五首,出竅初期五首,中期三首,後期三首,等到唐時出竅後期就能達到三十六這個數了。

不過掌握著的詩詞越多,到關鍵的時候應用就更難了。

他必須時刻地記住它們,才能在合適的時候想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