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風起龍騰返無窮(第2/2頁)

極細微的差別,但演繹出的卻是不同本質的萬道龍相。

可哪怕有著這種在二者兼具之間的不同偏差,可楚維陽能夠意識到,那些徜徉在霧海之中的,誠是真正的萬道龍相無疑,是駐足在妖神境界的真龍!

這也從另一個方向上佐證著楚維陽對於真龍,對於龍形,對於這一部族本質與真髓上的認知,那是在其形與質的塑造過程之中,便天然兼具兩道神韻的大成之統合。

楚維陽所做的神韻之貫穿,並非是在其形神本質之中從無至有的塑造著甚麽,楚維陽的神韻之貫穿,更像是在煥發真龍血脈之中那本就兩相兼具的某種沉寂的本能。

而在這一過程之中,那本質上在兩相之間的某種細微的偏斜,事實上更進一步的證明了真龍血脈本身極強的可塑造性,與道法修途上,對於萬象演繹的更多可能性。

當然,不拘是如何的變演,凡所曾經走過的路,終究在其身上留有了極深刻的烙印。

從始至終,那萬道龍相的本質復本還原,但是其外相的蒼白顏色,卻始終不曾有所消退,甚至因為著本質的細微偏差,倘若說楚維陽太陰諸魔奉聖天中的萬道龍相,其色之幽玄,體現的乃是洗煉諸煞而渾成太陰的純粹的話。

那麽此刻,這在濁世的霧海之中所肆虐著的萬象蒼白真龍,其色之蒼白,所體現的,便是純粹極致的諸煞之渾濁,乃濁煞之本相。

甚至,在返本還源之後,在將早先時所吞噬煉化的兇獸血肉齊皆熔煉在己身血脈延展之後,這萬道龍相的濁煞本質更有著頗深遠的一番進益。

而今再看去時,那呈現在楚維陽眼前的更為“純粹”的蒼白之中,一道道真龍的妖軀之中所顯照的,幾乎是若蒼白玉質的鱗甲。

當然,這一刻,真正在楚維陽的手中,依循著返本還源而重新煥發有別樣生機的,僅只是這霧海之中的萬道龍相而已。

與此同時,在那滿蘊著諸相,滿蘊著太上八卦爐神韻的狂風回旋與兜轉之中,是那原本貫穿了萬道龍相的斑駁鎖鏈本身,在這頃刻間齊皆崩斷開來。

伴隨著青衣道人行差就錯之後的重新熔鑄,這斑駁鎖鏈之上,再難看到往昔時星辰金精的模樣,又或者說,那星輝已然成為這其中極致斑駁的諸色之一而已。

那是而今被熔鑄成了一體的徹徹底底的駁雜。

“純粹”到極致的駁雜。

而此刻,這些一端從萬道龍相所在之處崩斷開來,另一端從白骨道宮所在之處崩斷開來,在狂風的回旋兜轉之中相繼糾纏在一起的斑駁鎖鏈,鹹皆在那滿蘊太上八卦爐神韻的狂風之中,一點點被拂去了其上極致斑斕的銹蝕。

這頃刻間,仿佛拂動著那斑駁鎖鏈的,並非是甚麽狂風,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雷霆與焰火。

幾乎肉眼可見的,伴隨著銹蝕的脫落,更多的在諸色的顯照之中,體現出了奇詭與邪異的那一部分,像是被無垠歲月光陰銷蝕過了一樣,鹹皆在那狂風的不住兜轉之中,從那鎖鏈中脫落下來。

漫天的鐵屑在狂風之中翻飛,在那一切統合的奇詭邪異之中,伴隨著神韻的闡發,無序之中在碰撞與演繹著有序,進而,那有序的五行承載起了其奇詭的本質。

於是,在那邪異的五色靈光的不斷輪轉之中,漸漸地再看去時,那浩如煙海的鐵塵之中,已然混混朦朦,僅只有昏黃顏色。

而另一面,當諸般奇詭邪異的存在齊皆被拔除之後,那是依循著早先時滿蘊著萬象底蘊的星辰金精為根底的框架與脈絡,將哪怕是在濁世的汪洋海底仍舊具備著獨特鮮明而純粹的某一道氣息的礦脈,在這一刻糅合在了一起。

那是萬象的濁煞在碰撞!那是狂風模樣的無形焰火之中,諸陰濁煞在相互碰撞著,依循著萬象俱全的廣博,從而在其中碰撞著純粹的太陰,碰撞著極致的幽玄!

於是,幾乎僅只是狂風打著旋兒的功夫,那幾乎要將一整片海疆囊括去的故青衣道人的道場之中,一切無上煉材在狂風裏,被“重鑄”成了如是玄黃二色。

而在這樣的無上煉材之上,則是那一道道兇獸的骨相搭建而成的一座座白骨道宮,還有而今匍匐在那其上的連綿如山嶽也似的屍骸遺蛻,同樣的,早早地便已經在那狂風的回旋兜轉之中,皆被吹拂去了其形與象。

再看去時,那是漫天的白骨齏粉,滿蘊著純粹至極的蒼茫,在狂風之中浮浮沉沉。

而也正此時,遠空之際,楚維陽再度手中法印一翻。

番天法印沖霄而起的頃刻間,像是有著一道幽光將天地壁壘撕裂開來。

真正幽寒的真龍吟嘯聲音從中傳出。

再看去時,那是太陰諸魔奉聖天在洞開,在故青衣道人被熔煉成了薪柴與資糧的道場之上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