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眾裏尋道千百度(第2/2頁)

“又或者說,原始兇獸的外象實則是另一種模樣,這種牽系有,但未必有這樣的直觀,而這些兇獸之所以呈現出這等諸妖相的拼湊感覺,不過是其前塵未盡,往昔時參道悟法,熔煉了太多妖獸血煞氣的緣故。”

“這是其身形與外象變化之中的模糊地帶,除非有朝一日,能夠洞見真正的原始兇獸,能夠真正理清這其中更多的細枝末節,才能夠將這種外象上的變演順序和脈絡梳理清楚。”

“這一點看起來微乎其微,但或許是更進一步拓寬對於血華真髓與本質的關隘所在。”

“畢竟,形神渾一而成性命本源,很多時候,外象之上的變化,正映照與指證著本質層面的變化。”

“這也幾乎是貧道而今思量血華之道的最為前沿的困惑所在。”

“而事實上,也正是貧道思量這一問題的同一時間,無端的,貧道忽地想到了一種妖族部族的存在,一種在妖族之中,真正意義上十分特殊的存在。”

“龍!”

“魚便是魚,蛇便是蛇,花鳥魚蟲則各自是花鳥魚蟲,一旦其諸相駁雜而無序的拼湊在一起的時候,那便是猙獰可怖,奇詭邪異的兇獸存在!”

“可有沒有一種,其諸相有序而靈動的拼湊在一起的存在呢?”

“有沒有一種妖相,其兼具著妖族血脈本身的血華滿蘊道法義理貫穿,身形醞釀靈動;而同樣兼具著諸相渾一的某種近乎於兇獸的磅礴與蒼茫的高卓特質呢?”

“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這諸相渾一,便是龍相,便是真龍!”

“想到這裏,貧道便忽地明白過來,緣何真龍血脈,在妖族之中具備著這樣舉足輕重的地位,幾乎那蘊藏著真龍血脈的妖修一旦駐足在化形大妖層階之後,便在同境界之中幾乎具備著冠絕的戰力與底蘊積蓄。”

“這種血脈層面的可怕潛力,或許便是源自於這二者的兼具本身,其不僅只是代表著那最為強大的一種妖脈,更是代表著血華,甚至是道法演繹之中,更為高卓的一種狀態。”

“所以,後知後覺般的再回看去時,好似也正是在那以後,古時的諸聖地大教之中,若雨後春筍也似的,相繼變演出了諸般與‘龍’以及‘龍相’有關聯的高道妙法。”

“皇華宗幹脆以龍相的演繹而鼎立大教根底,這便不用多說了。”

“再有雷霆若龍形,有篆箓若龍形,有寶器鍛鑄之法如龍鱗交疊,有堪輿中要定龍脈……”

“很顯然,古之仙真也在那漫長的鼎盛過程之中,意識到了這真龍血脈背後,真龍之相背後,所蘊藏的道法層面,與濁世,與蒼茫,那更高層階的某種貫連。”

“於是,古之仙真以自己所不同的方式,參悟與感觸著這血華與形神之中的至道,或許九天的崩滅意味著古之仙真的路中存在著不諧與謬誤。”

“但是對於那等層階的存在而言,或許其走對了九十九步,僅只是一步行差就錯,就是萬丈深淵吞沒的結局。”

“九天崩滅,諸古之仙真皆去,這並不意味著那古老時代傳續下來的成法,盡都是謬誤的,盡都是糟粕。”

“新道欲開新世,這是對的,九天崩滅之後,這新世遲早總是要開的,可若為此要將古之先賢的道法全數摒棄,甚至是為了摒棄,而刻意避開古之先賢經篇之中所傳續下來的至道部分,那麽混朦法的道途,便注定只能在謬誤之上,走出一條更為謬誤的道路來。”

“畢竟,說一千道一萬,古之仙真,終究是躍出了神境之上的路,或許未曾有著全數的超脫,或許駐足彼境,因為依憑九天而根基不穩,但不論如何而言,這樣的修為境界,都是往後萬古歲月的血戰之中,新舊兩道諸修都未曾再駐足過的層階與成就。”

“意欲站在足夠高卓的層階上去徹底抹除古法的道統,僅只是混朦法,還不夠格!”

“畢竟,便連那傳續至今的‘道’之一字,拆解開來看,莫過於是龍首與龍身而已。”

“所謂道之形,則為龍之相,此等至道,已然是古已有之的傳續!”

原地裏,這電光石火之間,聽得了楚維陽更進一步的闡述著那有關乎於至道的諸般言語的頃刻間,這一字一句的煌煌道音,終是連帶著將青衣道人最後的沉默都生生地動搖。

青衣道人近乎呢喃一般的低下頭,看著己身形神的變化,看著那霧海之中的萬道龍相。

“道之形,則為龍之相麽……”

……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