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半道中途悟道真(第2/2頁)

或者是滿目蒼涼的廢墟,或者是極盡斑斕與瑰麗的玄景。

終歸,將會有一個明晰而毫無疑慮的答案,透過形神與道法之超脫本質的掌握,回饋給楚維陽。

他不再是茫然的走在路上,不再是茫然無措的隨波逐流而不知該走向何方。

這一刻,楚維陽已經在心中有了答案,有了方向的所在,知曉這路上合該有幾步邁出,甚至,這四步從數量上看,自己已經相繼邁出了半數。

半道而中途。

自己已經在明晰的探索超脫概念與境界的進程之中,其進益是這樣的明晰,並且還會繼續進益下去!

“古往今來,不過是觀自然以修道法,修道法以煉形神……”

這種感觸與認知的進益本身,哪怕在這一刻,如同觀照那道法熔爐的時候一樣,未曾給楚維陽帶來以分毫的對於修為境界本身的進益,但是這一刻的楚維陽,其心中的歡喜,卻猶要勝過道法的些許進益本身。

那是某種對於道心的更進一步的堅定,那是某種泰然與踏實的安寧感觸。

當然,這種進益的認知本身,也並非是渾無半點兒的變化可言。

就像是後續在那遠行的路上,對於乾坤法爐,對於老禪師的剖析與認知的一系列的過程,使得楚維陽在東西了超脫層階“法”的本質之後,同樣順理成章的,將太上八卦爐掌握到了神境的極致一樣。

只是這一次,或許是因為那乾坤古樹的緣故,在楚維陽漸漸地認知到了神境層階的“神”的本質之後,那種變化,開始在道人所掌握的神通經篇之中誕生。

對於神通經篇的運用本身不足夠深入,這是楚維陽駐足在神境的年歲太過於短暫而必然產生的某種“缺憾”與“弊端”所在。

而後來,哪怕是萬象道法的渾厚積蓄,使得其從本質與真髓上解決了掌握淺薄的問題。

但是,將一部神通經篇掌握到了極致,和運用出真正的精妙,猶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萬象道法的積蓄,僅只能夠教楚維陽做到對於神通經篇的掌握極致,但若要運用精妙,那是需得要圓融智慧,需得要長久歲月裏一點點的試驗與論證,並且將之更進一步掌握的過程。

只是這一刻,隨著認知掃去道途之上的幽霧,同樣一同被抹去的,還有著看似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那靈韻的本質氣韻徜徉在了諸部神通經篇的本質之中,徜徉在了三株神通果樹之中。

那像是古已有之的成例,又像是在熟稔的過程裏引動了諸神通之間極盡繁浩的相互碰撞,進而使得其己身自然而然的演繹出諸般玄妙的本質運用來。

或許,是兼而有之。

幾乎就像是恍惚與夢幻一般,便教楚維陽仿佛是浸淫在神通經篇的運用之中,茫茫經年的老怪級數的人物。

而也正是因為著這樣的變化,有了這樣的對於楚維陽而言精巧兼且曼妙的對於諸神通經篇的更多認知與運用,當楚維陽體悟著諸般道與法所呈現出來的妙處,進而再睜開眼眸,看向眼前的乾坤古樹的時候。

古樹上,靈光顯照的斑斕輝光更盛早先時,只是對於楚維陽而言,乾坤古樹上的變化僅只是如此而已,更多海量而磅礴的靈韻尚還在古樹之中沉澱。

從始至終,那厚重本身,使得楚維陽尚還無法撬動那靈韻分毫。

但是對於靈韻本質的認知,卻能夠使得這一刻的楚維陽,對於乾坤古樹有著遠遠地勝過道法熔爐的更為緊密的接觸。

畢竟,古樹之中沒有另外兩個探索著超脫路的對手在死生一戰。

古樹僅只是這樣懸照在此間。

而楚維陽將己身的精氣神三元之神韻在靈虛玄妙之境中顯照的頃刻間,借由著彼此靈韻本質認知的貫連,霎時間,楚維陽便旋即與乾坤古樹所交織與共鳴著。

而也正是借由著對於乾坤古樹的交織與共鳴,這刹那間,楚維陽旋即見得了那古樹本質更為廣袤的視角。

那是將無垠海疆之中的滅世天災盡都囊括在其中,成為那真正高遠無垠視角之中一隅的更為廣博的“視野”。

在那樣的“視野”之中,昏黃濁世汪洋之中的一切景象蒼莽,而同樣的,楚維陽也旋即洞見了在這樣無垠的廣博之中,那在昏黃汪洋裏,真正星散開來的一道道細微的氣血光點,正在遊弋的過程之中,不斷的朝著乾坤古樹所在的這片海疆抵至!

“兇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