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脫胎換骨定乾坤(第2/2頁)

這是在那閃瞬間的驚變之中,在囊括舊世的因果羅網之中的各得其所。

這其中有著死生的分野貫穿了始終,但是那真正與本質,卻是躍出了死生概念的大道爭鋒!

電光石火之間,楚維陽在審視著老禪師,進而借由此審視向己身。

楚維陽在剖析著老禪師,進而借由此剖析己身。

在這樣的心韻流轉之中,借由著道場三界的超圖,那種諸氣皆去,而寰宇乾坤與形神本質徹底融合的過程之中。

借由著那根絲弦的崩斷,楚維陽忽地從己身肉身道軀的層面上,感受到了某種斬去了前塵,斬去了己身跟腳的感觸。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超脫。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而也正在楚維陽有著這樣多的感觸生發的頃刻間,伴隨著諸氣皆去,伴隨著“超脫”的變化真正的誕生,某種難以言喻的躍動與靈韻的煥發,從道場三界的乾坤寰宇本質之中迸發開來,進而借由著天意與楚維陽心音的渾一,進而同樣得以映照。

而也正是這種躍動與靈韻的顯照,這一刻,不再是某一界的天意對於另一界天意垂青的取而代之。

那是在超脫之後,一切回歸本真,一切回歸於己身之後,於道法的觸動之中的更為深邃與歸真的演化。

那是靈感與悟境的歸真。

從仰仗外物,再到後來的常駐己身,但是不得不說,不拘是靈感念頭也好,還是悟境門扉也罷,這些在思感與念頭之中極致玄妙的狀態,其存在卻明晰的割裂在思感與念頭之外。

靈感便是靈感,悟境便是悟境。

而這一刻,隨著那己身道場的三界寰宇本質之中闡發的靈韻輝光的洗刷。

斬卻了前塵與跟腳之後,這一刻,道人思緒之中的一切,齊皆在歸真,齊皆在從原本之中誕生,復又回歸於原本。

這一刻,靈感念頭不復存在,那並非是消弭,而是融合,是從誕生的根源處,極致顯照的方式上,徹徹底底的與道人磅礴的思感與念頭本身融合為一。

思緒便是靈感,靈感便是思緒。

進而,則是同樣的悟境門扉的消弭。

那同樣不是煙消雲散去,那兼具著虛實有無概念的門扉在這一刻融入了泥丸宮,依循著道法的本質融入了那灰玉靈台,進而,那自悟境之中傳遞出來的輕靈之風恒常存在著,並且裹挾著那與靈感渾一的思緒,重新演化著道人的心神之海。

以及那心神海洋的中心處,那不斷依循著輕靈之風的吹拂,依循著道人的思感念頭的碰撞,若化作了海眼漩渦,那是道人的心神所在。

那是智慧長存。

而也正是在這一刻,當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在這一刻,混同著靈感與悟境,而徹底蛻變成為圓融智慧的同一時間,連番的對於道法熔爐,對於道場三界,對於道法真髓與本質的感觸,也在這一刻化作了無形無相的機緣造化,朝著那玉京山法會之上映照而去。

傳遞著造化與機緣的,是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是智慧圓融的思感與念頭。

法會的“續場”已經是自然而然的變化。

但是在這一刻,當滿蘊著圓融智慧的思感念頭和玉京山萬象法會的恢宏玄境相互貫連起來的頃刻間。

轟——

無聲息間,楚維陽頓覺得,像是有著一道驚雷,從天外,從心神中,從道場三界之中倏忽間貫穿了始終。

進而,前所未有的,那先天道器劇烈的震動與嗡鳴著。

那蒸騰而起的渾厚到極致的歲月煙塵,在這一刻,徹徹底底的混同在了先天八卦的諸氣輪轉的無上神韻之中,霎時間,爐火的煙塵被凝練在鏡光之中,被先天白玉鏡隔空洞照向玉京山法會。

那是一息被延展成了極盡漫長之歲月,進而,又將這樣被延展之後的每一息,那現世意義上的真正漫長的光陰,徹底凝縮成了一息。

這閃瞬間,歲月和光陰的交錯變化,那凝縮與延展之中,八卦諸氣裹挾著歲月煙塵的圓融兜轉,將楚維陽的萬象道法與圓融智慧,混同在玉京山中,以法會為熔爐,將之熔煉為一體。

萬象歸真。

沒有了甚麽古往今來諸界天驕妖孽,沒有了玉質化的萬象道法廟宇。

這一切,盡都是萬象天人,盡都是己身道法,盡都是己身智慧,盡都是玉京山!

轟——

同樣的伴隨著這樣諸氣的消弭,在這頃刻間,那本該由著楚維陽漫長光陰歲月磋磨而成的第一場玉京山法會,也在這一刻若大日洞照冰雪也似的消融了去。

那是道人立身在舟頭,駐足在世外的,在道場三界超脫路上的,道法本質與真髓的蛻變與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