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滿船魂夢浸虛空(第2/3頁)

或許不再是第一次的參道悟法被迫戛然而止。

這一次,誠然仍舊悵然若失,但是楚維陽卻不再有那樣強烈的不適感。

因為楚維陽明白,青荷和宮紈竹的渡劫並不是己身參道悟法的結束,更相反,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不說蘊養在楚維陽道場寰宇之中的萬象生靈,那輪回的過程之中,多少天驕妖孽的真靈在其中重塑身形,僅只是楚維陽昔年在寶仙九室之界之中拘來的諸修,其本質,盡都是昔年寶仙九室之界中諸聖地大教的道子。

那是真正從來未曾萎縮過的恒久昌盛的古之大界之中,聖地大教的天驕道子!

其歷經過坎坷,陷入過楚維陽這樣的“老怪”與“魔頭”的手中,但是至於今日,一切昔年的經歷與坎坷,在事實上都會成為諸修的薪柴與資糧。

尤其是裴文禮的渡劫,以及裴文禮的渡劫成功。

那在事實的層面上,震動著天地之間的運數以及天機的輪轉,在他之後,不是空前絕後,而是千帆競渡!

楚維陽蘊養了他們,楚維陽造化了他們,楚維陽依附在血戰與黃金大世的洞開過程之中,汲取著死生之間的養分,造就了靈浮三界之中的道法昌榮與鼎盛。

終於也正是在這一刻,由裴文禮伊始,不拘是成與敗,他們駐足在百尺竿頭的縱身一躍,將會在本質上成為楚維陽的道法造化。

這是韭田和藥田的回饋。

更不要說,在這一過程之中,還有著除卻青荷以及宮紈竹之外的諸修,她們要在楚維陽完善了無量量劫的概念之後,同樣需得經歷過雷劫的洗刷,方才能夠在已經駐足神境之後,補足真形法的這關隘一步。

這意味著更為高卓的道法修為,意味著更為渾厚的才情與底蘊的沉澱。

這也意味著,在那渡劫過程之中,對於先天白玉鏡、太上八卦爐的最為深刻與真切的撼動!

那將會是對於楚維陽而言前所未有的道法之收獲。

但也偏生正是在這樣的進程之中,楚維陽卻展現的十分的克制。

在神元在紫金蟾宮之中無聲息的交織過程之中,楚維陽以最為緊密而且不著痕跡的方式,朝著諸修相繼傳遞去了訊息。

青荷與宮紈竹的渡劫,是駐足在門扉之前,不得不躍出這一步的迫不及待。

而對於神境層階的諸修而言,這樣的蛻變一步是可以用道場鎮壓與延展的。

楚維陽不想要用過分明晰並且引人注目的諸修變化,來引動雲城之上三十六諸修以及遠空之中兩界天諸修的觀照。

罕有的,參道悟法這樣漫長的時間,楚維陽第一次這樣克制的收斂著自己的殺念與殺心。

甚至連相繼證道神境真人層階的青荷、宮紈竹,甚至是包括裴文禮,哪怕她們因為真形法的緣故無需鞏固道法根基,楚維陽也未曾教他們顯照在昏黃濁世之中,參與到那血腥的廝殺之中去。

因為道術的超綱,同樣也明顯的體現在了尋常神境真人的相互攻伐之中。

這一點,在宋清溪的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宋清溪《道術·劍》的殺伐之利,甚至猶在諸多修為境界遠遠勝過她的人之上。

長久的淩空橫渡過程之中,宋清溪不出劍則已,凡出劍時,則必有修士喋血!

至於今日,宋清溪幾乎已經成為了不少神境真人惶恐躲避著的“瘟神”也似的存在。

甚至已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宋清溪已經未曾再主動出手過,更多時候是作為襄助諸修,紓解危局的關鍵力量。

便是這樣,僅只是宋清溪一人,也幾乎將雲城諸修的心神撩動到了極致,錯非已經有過四位神境真人為此付出了性命的代價,否則雲城之上的諸修,早早地便已經對著宋清溪痛下殺手!

也正是因此,楚維陽愈發的克制,不欲再教更多掌握有道術的修士顯照身形。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復又在長久時間流逝之中,伴隨著黃金大世的更進一步洞開,伴隨著靈浮大陸之上千帆競渡,天驕妖孽相繼橫空而出,同樣的黃金大世似乎是在鏡像映照在巍峨五嶽之間。

同樣的,也正因為著時間的流逝,道場對於蛻變與升華之造化的鎮壓終歸有著極致,這與諸修的修為境界以及道法底蘊有關。

終是在延展到了極致之後,在最為星散而不引人注目的頻率之下,諸修相繼折返入懸世長垣之中,進而回返靈浮三界。

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伴隨著接連的對於先天白玉鏡、太上八卦爐的撼動。

面對著那樣繁浩的道法底蘊在那雷霆雨瀑轟落的短促呼吸之中的渾厚掌握。

偏生卻是在如是機緣造化之中,淩空趺坐著的楚維陽,卻偏生不時間的皺著眉頭看向那血戰的猩紅霧靄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