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篆文周正玄機收(第2/2頁)

進而,這無形無相的靈犀,以玉京山為源頭,暈散向整個道場三界,暈散向楚維陽的道法真髓與根基之中去。

而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之中,那一座座滿蘊著萬象道法之氣質的須彌廟宇之中,伴隨著各自源頭不同的相互交織與共鳴的玉質化靈形的碰撞與磋磨。

其一道道的身形之中,切實的屬於某一人的形與質在磋磨之中盡皆煙消雲散了去,取而代之的,則是純粹的道法輝光與靈韻的交織。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交織之中。

那一座座須彌中幾乎頂天立地的巍峨道宮之中,或是諸道玉質化的靈形在這一過程之中徹徹底底的渾一,若三頭六臂,若一十二手合捏諸法印,若陰陽輪轉糾纏引二相成一體。

或是依循著某一普世廣博之道在不同歲月光陰之中所印證的不同方向上的變化,那巍峨道宮之中,或是有靈形演化無量無遮有如極樂妙境,或是有靈形相互廝殺與屠戮引證鬼蜮魔窟,或是有如靈形交錯而成至高法陣似百鬼夜行以顯照道法與自然之境。

於是,漸漸地,那不再像是論道,那是在真正的論道過程之中,這諸三界靈形在以這樣的方式,在不同源頭的三元輪轉生息之中,各自展露著不同道與法的不同領域合該有著怎麽樣的至高道果的成就與凝聚。

那是道之形,那是道之相。

那是楚維陽在以萬象天人攫取諸道果,觀照諸道形,參拜諸道相。

前所未有的靈韻的消耗在這頃刻間誕生。

於是,幾乎僅只是楚維陽在懸世長垣之上,緩緩地閉上眼眸的頃刻間,真正的歲月狂風在遠空之中瘋狂的湧動,進而是真切的裹挾著堪稱海量的昏黃汪洋,在那延展的一刹那的歲月光陰之中,灌湧入道人的形神之中。

幾乎霎時間,風雨雷霆之中,有著鳳凰道火演化焰火之靈,裹挾著諸昏黃汪洋,連濁煞諸氣成灰,摶煞灰而成昏黃線香。

那是一座座須彌廟宇之中,萬象天人奉香以將諸玉質化靈形真正的錨定在此間,香火之力蒸騰而起的頃刻間,便像是化成了某種渾一的物質,將道法之形象以這樣的方式,與須彌廟宇渾一,與玉京山渾一。

在這一過程之中,楚維陽能夠明晰的感受到,有著某種獨特的玄妙感觸,似是在這一刻徹底融化成了玉京山的一部分。

玉京山上,十步一廟,百步一殿,廟宇和道之形象從須彌之中走出,真正紮根在無垠巍峨的玉京山上,而那原本的渾厚須彌之力盡都收束,成為了那原本同樣恢宏的諸廟宇之中,真正遼闊高遠的須彌一界所印證的某一道法的圓融無漏。

那是整個悟境的玄妙本質,在這一刻徹底成為了楚維陽道法恒常不易的一部分,並且因此而常駐己身。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生萬物!

至於楚維陽所長久求索與不斷論證著的第三部完整的道術,在最後一座廟宇之中的最後道法之形象鼎立的頃刻間,伴隨著漫山遍野的各不相同的恢宏廟宇之中,盡都是昏黃的香火之力蒸騰而起的頃刻間。

那香火之力中裹挾著的斑斕華光混成了某種近乎於無形無相的靈犀也似。

隔空之間垂落的頃刻間,太陰諸魔奉聖天中,降龍樹下的道童子法相的眉心,伴隨著那“雷”字的篆箓凝聚。

霎時間,楚維陽肉身道軀的下元丹田之中,無量繁浩的道術篆紋將整個氣海丹田齊皆囊括在其中,霎時間,一口萬象雷池懸照,這雷池之中便是氣海,這雷池便是無算直指下元丹田的諸道法的蛻變與升華!

三元道術俱全!真正道與法層面的蛻變與升華徹底盛極顯照的頃刻間。

好似是故意的一樣。

忽地,楚維陽停下了那回旋兜轉在己身之身周的歲月之風。

於是,在遠空雲城七道人的驚怖注視之下,便是楚維陽幾乎在緩緩地閉上眼眸之後的幾個呼吸之間,待得其人再睜開眼眸時,同樣短促的幾個呼吸裏面,那是對於諸修而言要苦熬不知道多少歲月光陰的一度枯榮的輪轉,真個在這樣短促的時間之內被楚維陽走完。

而且,伴隨著某種若有若無的玉質輝光從其眼眸之中映照,那種往更高層階的探索與躋身,已經毫無掩飾的從楚維陽的身上勃發!

呼吸——呼吸——呼——吸——

如是綿柔順暢而自然的過程之中,那雲城之上的七人,在前所未有的驚怖之中,卻像是生生窒息在了這頃刻的變化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