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兩儀微塵盡靈玄(第2/2頁)

霎時間,道人心念流轉,那一行真人名諱得以被思索出來的頃刻間,於道場三界而言,便已然是天賜之注名!

開教宏法——靈玄玉妙真人!

而事實上,這一刻的玉蛇,其特殊之處,不僅僅是依循著《靈虛萬妙大道經》以證就此書經之前所未有神韻。

而且或許仔細論算起來,古往今來,這或許是第一位事實上的妖獸出身的化形大妖,在躍出藩籬的這一步,所證就的是血煞道的神境真人,而非是妖族的妖神一境!

她是以道法證道,而非是以血脈證道!

而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而今再看去時,玉蛇的身上,妖氣愈發淡薄而至於微不可查,連帶著一身氣息,也更近乎於修持著內丹道法的玄家修士,甚至無有見得甚麽濁煞氣在那水火陰陽輪轉之中顯照。

說來,連帶著那一身縹緲的氣質,也愈發近於允函這般姑射仙子。

但是好在,在玉蛇躋身神境之後不久,便以繼續鞏固己身道法根基為由,隨著楚維陽一同,直往五龍島上去,擅入齊飛瓊之道場,並且以真龍氣血在齊飛瓊身上的真切效用,來展示著己身的無上妖脈並不曾因為蛻變與升華而消磨去。

更相反,龍蛇兩相妖脈,事實上都在道法的蛻變與升華之後,以道法的演繹,而抵至了妖脈概念上的絕巔與邊沿。

於是,在之後較為漫長的光陰之中,或混同雷火而居鳳宮,或合見三花之九妙而宿百界雲舫,或兼具龍蛇而見得妖血本性。

又或者,是傳道授業以重演九宮鎮身,是於乾元山巔以重懲劍宗唯一長老。

如是,以己身三元而合煉諸般妙法,洞見諸至高神韻,榨取無量靈韻菁華。

時間悄然流逝之中,楚維陽生是以這樣質樸古拙而平平無奇的修法進程,生生用一點點的“苦修”與“苦熬”,在將己身的神境第二度枯榮輪轉,很是在諸氣的蘊養之下,重臨近乎夏時的枝繁葉茂之後。

更是在如是諸法的碰撞與磋磨之中,從修真百藝再到法門妙術,楚維陽將諸道法底蘊的累積,在這一過程之中,幾乎導向了浩如煙海的極致。

事實上,這些道法微末的余韻所碰撞而出的法門妙術與修真百藝,在其本質層面,對於楚維陽的幫助已經十分些微,或者說無限趨近於零。

但是楚維陽明白,這些盡都是資糧,盡都是己身有朝一日能夠在道術上再有所通悟,使得萬象天人重聚玉京山,重開天人法會的時候,所在其中消耗的資糧與薪柴。

而也正是在楚維陽如是累積的過程之中,漸漸地,那萬象天人在這一過程之中,相繼掙脫了昔日的頹靡,因為楚維陽修為境界的進益,因為如是渾厚繁盛的道法底蘊的累積,而相繼重新展露出了屬於萬象道法的靈動與活絡。

這是其靈性本質的煥發生機,並且在這一過程之中,或許這一場玉京法會已經化成了某種洗煉,使得諸萬象天人在歷經了這一過程之中,自根髓與本質上也有所蛻變的痕跡,這種痕跡不像是徹底的升華那樣的明晰,但卻真切存在。

而且,在這一過程之中,楚維陽真切的能夠意識到,這種變化不僅僅只是外象的顯照。

在萬象天人的底蘊蛻變的過程背後,一定有著更深層次的玄妙可以被挖掘。

只是或許楚維陽所經歷的這般變化,從法會及至靈性本身的喚醒,次數還太過少了些,未能夠累積到那玄奇足夠凸顯的蛻變痕跡。

或許是在楚維陽通悟完整三元道術之後,又或者是某一部道術完整的九度蛻變與升華之後,楚維陽將同樣真切的看到,這萬象天人變化背後的玄奇!

至少,這一刻的楚維陽,隱約之間已經有所猜度,這種玄奇本質,或許與玉京法會,與玉京法會所一同發生的悟境顯照有著十分緊密的牽系!

靈感念頭能夠常駐。

那麽悟境呢?會否有朝一日,入境也能夠如同靈感念頭一般,常駐於己身之中,而非是以天意垂青的方式來降臨呢?

正當楚維陽有著這樣思量的頃刻間。

道人的思感與念頭被引動。

霎時間,楚維陽隔空觀照去時,便旋即見得那礦坑巖洞之中,灰紅玉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洞照著濯濯玉光清輝。

道果!道果凝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