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摘得花果升玄境(第2/2頁)

像是……像是對鏡觀照也似。

只是很快,楚維陽便從這種對鏡觀照的微妙感觸之中得以掙脫開來。

伴隨著師雨亭這般以無上道法神韻貫穿道場三界,進而真正以百花的枯榮與百界的生滅意蘊,參與到了道場三界的諸氣梳理之中的頃刻間,楚維陽便已經感觸到了最為直觀與真切的變化。

歲月煙塵所化作的輕靈之風的回旋與兜轉,在這一刻徹徹底底的煙消雲散了去。

再沒有了歲月之風帶給楚維陽的真切觸感。

因為事實上,凡是有風吹拂,實則意味著最為微末纖毫之中,那歲月煙塵的彌散並不均勻,故而需得依憑著風來吹拂搬運。

但是這一刻,當諸氣在繁盛百花的生滅與枯榮之中被梳理,那歲月煙塵湧入道場三界之中的頃刻間,實則是想先一步湧入了師雨亭百界雲舫的枯榮法焰之中,進而復又依循著須彌之力的共鳴,倏忽間在同一頃刻,映照在了三界的每一處所在。

在乎於此,在乎於彼。

僅只是頃刻間,楚維陽便感覺到,那歲月煙塵,在最後的彌散這一環上,也不再是自然的變化,而是在如是的道法之中,被拖延到了極致!那是每一息都在這樣的梳理之下,得以更高效的延展出更為漫長的光陰!

進而,才是在這歲月光陰變化的最為直觀的感觸之後,楚維陽感覺到了那略顯得不著痕跡的對於三界諸氣有條不紊的梳理。

須得知道,三界不僅只是三界,更是楚維陽的道場;諸氣不僅只是諸氣,更是楚維陽的法力依憑。

這頃刻間,楚維陽感觸到的,不僅僅只是師雨亭的神韻貫穿在天地之間,更有著幾乎同源的道法神韻,在這一刻,若造化甘霖也似,揮灑在了楚維陽的精氣神三元之中,揮灑在了楚維陽的形神道法本源之中。

進而在內周天的陰陽輪轉之中,一切的微妙變化本身煙消雲散而去,道場仍舊是道場,法力仍舊僅只是法力,但楚維陽卻無端的發覺,在道與法的修為境界無有絲縷進益的前提下,楚維陽道法的輪轉,術法的施展,甚至是包括這己身的思感與念頭,都在以更為順滑的方式運作著。

這像是某種百花樓秘傳輔助道法恒久的施加在了楚維陽的道法本源之中!

昔年時,楚維陽僅只是在修為尚還未有今日這般高卓的時候,曾經在蕭郁羅的百花妙法之中,感觸過類似的無上輔助妙法的裨益。

未曾想到,今日時,已然神境級數的楚維陽,竟然還能夠感觸到更上層樓的輔佐,而且這種輔助真切的顯照著十分明晰的作用,並且因為師雨亭的道場融入在楚維陽的道場之中,從而這種輔助之玄妙,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楚維陽道法根基的一部分。

只消師雨亭還在,只消她的道場還在,這種玄妙本身,便恒常不易。

這種影響的真髓,甚至從諸氣法力的層面,借由著內景九天的貫連,直接作用在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的思緒理順,以及靈感念頭的誕生上面。

那是萬象天人也在被視之為諸氣,視之為諸般靈光,而一同被牽引,一同被梳理。

這方是,百花乘風而起,復又相互造化。

而或許也正是在這樣的觸動之下,伴隨著師雨亭完完整整、穩穩牢牢地駐足在神境層階,並且掌握了須彌與歲月交織與共鳴之中所呈現出的真髓道法義理變化之後,同樣借由著師雨亭的一切蛻變與升華,真切的洞見了其中絲縷纖毫之真髓的楚維陽。

也終是在這一刻,借由著師雨亭的成就,而摘取到了自己所隱約朦朧洞見的那一枚“道果”。

在這一刻,楚維陽終是借由著這一枚“道果”的真切凝結,洞見了道與法的變化,在須彌與歲月層面,更為高卓的變化,那是他從未曾洞見過的層階!

尤其是,伴隨著師雨亭的輔助,這頃刻間,道人參道悟法的思感與念頭不僅僅做到了極致的順暢,並且在這一過程之中,那道果的闡發本身,甚至借由著道人的思緒,復又與師雨亭映照而出的朦朧神韻所更進一步的交織與共鳴著。

漸漸地,某一瞬間的時候,好像是諸般的玄奇匯總在一處,由著量變產生了質變一般。

道人竟覺得,那思緒如電一般的穿梭與閃爍的過程,已然超脫了靈感常駐的範疇!

在師雨亭的道果神韻的輔助下,在那前所未有的領域洞開、闡發的過程之中,楚維陽像是在神通經篇的完善之外,第一次,以純粹的參道悟法本身,洞開了悟境的門扉!

“枯榮、生滅、呼吸……”

“這是——神通——不——這是古往今來,從未曾有人探索過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