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掌握神通承三妙(第2/2頁)

而也正是這些道法輝光化作的神韻的顯照,更進一步的,楚維陽昔日所修持的諸般神通,開始被共鳴。

而也正是借由著共鳴,道人在這頃刻間,雙手齊皆翻手。

霎時間,兩道神通玉果被楚維陽托舉著,一者往上虛虛送去,霎時間,被靈韻輝光纏裹著,遁入了形而上的領域之中去,下一刹,便旋即是《法相天地》的神通氣韻凝聚在泰一玉皇天,凝聚在玉京山頂。

這是早先時本就在玉京山中所凝煉的神通玉果,而今,那不僅僅是玉果的栽種,更是某種菁華的回返本源。

而同樣的,當另一枚同出於太陰諸魔奉聖天的神通玉果也依循著那種自然而然的氣韻牽系,在墜入這一界的過程之中,便倏忽間與太陰天地所貫連,在交織與共鳴之中自行得以煉化的時候,那《太陰煉形》的神通氣韻便已經瘋狂的凝聚在了那雲海之上的白骨道宮之中。

再緊隨著其後的,則是楚維陽的雙手再度翻卷,伴隨著那寬大袖袍的不斷搖晃,霎時間,一道九色玉華蒸騰而起,在這頃刻間竟真切的交織與共鳴著內景九天的輝光,直追那玉京山上顯照的神通氣韻而去。

霎時間,九色玉華在玉京山頂灼灼大放明光,只是相較於最初時楚維陽在瑯霄山頂以玉華凝聚蟠桃樹,這一刻,大抵是有著神通玉果同源而出的緣故,那玉京山頂的變化幾乎在頃刻間便已經順滑的完成。

楚維陽再看去時,一株黃中李便已經顯照在了玉京山頂。

而也正是伴隨著神通玉果和天地靈根的渾一,這頃刻間,有著某種定鼎的安穩圓融,無端的從那內景九天之中,貫連著道場洞天,而傳遞入楚維陽的心神感應裏。

緊接著,則是楚維陽復又一扣手,霎時間,一道墨色玉華便徑直借由著陰陽牽系,飛遁入酆都門扉之中去,倏忽間,便借由著道法氣韻之間的牽系,沒入了白骨道宮之前,那平坦的白骨庭院之中。

霎時間,是《太陰煉形》的玉果與天地靈根相互融合,同樣的順暢與自然而然之中,再看去時,那驟然大盛的墨色輝光之中,是一株降龍樹,樹生六棱,幾乎化生的頃刻間,便渾如鎮壓六道也似,倏忽間同樣交織與共鳴著那六座墨玉道宮。

刹那間,伴隨著如是變化的定鼎,無端的,當那磅礴的道法震動的感觸,如是均勻的暈散在如是三界之中,並且最後盡皆歸咎於自然而然裏,消弭不見了去的時候,原地裏,楚維陽便已經切實的掌握了己身這偌大的道場。

某種磅礴而渾一的氣韻在這一刻朝著道人的形神本源之中貫連而至。

這天地即是楚維陽的道場,即是楚維陽而今神境的道法之根基,是他的形神依憑所在,是他精氣神三元之列分。

而也正是這樣的感觸生發的頃刻間,那楚維陽道場的最高卓處,內景九天之上,巍巍乎玉京山頂的紫金蟾宮之內,倏忽間,三道法相在這一刻相繼顯照出身形來。

唰——唰——唰——

借由著道與法的牽系,幾乎頃刻間,三道法相相繼遁空而去。

倏忽間,那玉京山頂的黃中李樹之下,是道周子趺坐,一手顯照金紅幡旗的寶光,天師道法神韻自九天垂落,顯照借法乾坤之蠻霸;一手玄真寶鑒洞照,有天人化生之造化,貫連陰冥,引動道法生息輪轉。

又倏忽間,那瑯霄山頂的蟠桃樹下,是道衡子趺坐,一手懸照山河簋,簋中翻湧汪洋海浪;一手五彩金針,針穿五嶽山河。

再倏忽間,那白骨道宮的降龍樹下,是道童子趺坐,雙手推出,刀劍齊鳴間,二炁化生日月陰陽雙珠,混同陰陽輪轉之間,引萬道龍相咆哮來戲,掌諸法磋磨,以期來日有困龍飛升。

而也正是這一刻,從內景九天及至靈浮大陸,在那若有若無的蒼涼龍吟的奉聖道音之中,是萬象天人,及至道場洞天內無算血煞道諸修,在這一刻,齊皆跪拜伏地,或朝玉京山,或朝瑯霄山,齊皆高聲誦念,山呼海拜之聲響徹三界——

“貢心獻命咒——”

“靈浮洞天內,玉樹紫金宮。”

“禦煞煉真以掌混元,開景明義而生至玄。”

“歷世洞界成無量功德,演道宣法書珠璣經篇。”

“三九歸形使內景開天,五嶽鎮坐得陰陽周全。”

“掌握玉書是天人父,傳延金章是萬法主。”

“盤王掌教,真形法祖。”

“因是弟子,貢心獻命。”

“至臻至妙,至高至全。”

“辟道衍相——形神闡妙真人!”

“著經錄典——歸元靈妙真人!”

“旨正宣和——道德清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