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物是人非頓徹悟(第2/3頁)

於是,那僅只是一方純粹靈秀的山水,再和佛家的凈土渾無幹系。

而同樣的,當這種幹系斬斷之後,那靈秀山水的一角也倏忽間蕩然無存。

進而,則是那收束的輝光從其人眉宇之中再度綻放開來。

道人能夠真切的看到,血華裹挾著佛光在那一刻化成了金紅佛焰,佛焰若大日圓融,其上顯照出玄袍佛修趺坐真龍之相,繼而,伴隨著這一圓融符陣的顯照,幾乎一息之間,符陣九道陣眼之中,相繼有著金紅佛光凝練。

仔細看去時,那陣眼的佛光之中,是九道佛修靈形相繼顯照,各演諸法。

進而,再當那圓融符陣的氣息在這頃刻間抵至了極限之後,霎時間,圓融符陣吞噬了佛焰大日的力量,進而,神華洞照之中,那一道圓融符陣在蛻變與升華。

當然,落在楚維陽眼中,那是靈虛一相在這一過程之中洞開。

以符陣演化乾坤而成寰宇萬象,升華的頃刻間,那靈虛一相便具備著虛實有無的縹緲概念。

此是近乎內景觀照之曼妙所在。

進而當楚維陽再看去時,那靈虛一相之中,是有真龍匍匐於地,而化成連綿起伏的諸山野,而在那龍首之處,則是山嶽高峰顯照,峰頂處,龍角化成一株玉樹,仔細看去時,早先凈土之中曾經被古樹根須所纏繞的七道礦脈,此刻竟化成了七顆寶玉,鑲嵌在了玉樹之中。

霎時間,七色寶玉熠熠生輝之間,是五行與枯、榮的道法意蘊在其上流轉。

而七寶妙樹之下,則是僧人身披玄袍,洞照七色,而掌托金紅佛焰。

這是《靈虛萬妙大道經》的道法神韻。

洞見得這般變化顯現之後,楚維陽終是松了一口氣。

只要不是混朦法也隨之而殘存了下來便好。

而也正是這樣的心念誕生的頃刻間,楚維陽再度隔空看向了那趺坐真龍的身形。

“大和尚,你修佛法無妨,可你如今算是誰?你又覺得自己是誰?”

聞聽得此言時,那僧人慈眉善目的看向楚維陽,分明躍出了一層境界去,反而面對著楚維陽顯得頗是恭敬。

“貧僧覺得自己是簡寒枝,也覺得自己是龍王,有時……又覺得自己思緒一團亂麻,是牲畜獸相。”

聞言時楚維陽稍稍皺眉,但那大和尚卻仍舊繼續說了下去。

“可有的時候,貧僧又覺得,自己都是他們,又都不是他們。”

“諸相非相,非昨日相;我已非我,非昨日我。”

聞聽得這般禪理幽深的話語,楚維陽的眉頭輕輕的一挑。

看來,這混朦法未曾傳續下來,繼續影響這和尚,但是,那昔日寂滅之僧人的癲狂神元,那牲畜獸相,仍舊有著些許的余韻殘存在著和尚心神之中。

這是合煉三元的過程之中,所無法避免的現狀。

“那大和尚覺得,今日之你是甚麽?”

聞言時,遂見得那和尚再度雙手合十,重宣佛號。

“阿彌陀佛——”

“昨日之我是諸相之我,今日之我,是心中之我,真形在乎於本心之中,不執外物,故不為諸相所動。”

“我今開覺,是以為妙樹龍王佛。”

聞聽得此言時,楚維陽一切擔憂盡去,竟手捏宗師印,朝著那妙樹龍王佛的身形遙遙施了一禮。

“恭賀王佛開覺,而今得以生身立命,貧道無憂也!”

不是向死而生,也不是煥發新生,是生身立命,是一個全新生命的誕生。

進而,那真龍之上,則是妙樹龍王佛在受了楚維陽這一禮之後,復又躬身還了一禮。

“阿彌陀佛,貧僧欲駐雪山之外,故妖族之祖庭,大界復返古貌,此是彌合之處,或有些許不諧,需得謹慎。”

聞言時,楚維陽遂明白了妙樹龍王佛的意思,這即是駐守,也是遠離這三元極真界的天地,以那荒蕪的須彌界風所在,短暫自囚,以對楚維陽示意無害,示意不在此界傳佛法。

妙樹龍王佛雖然已非昨日之我,但是他尤還記得昨日種種,記得真切。

“善!大善!”

話音落下時,是玉蛇這裏,誦念經篇的聲音戛然而止,是乾坤法爐與虛無焰火的消散之中,有金紅佛焰從那灰鏡裂痕之中垂落於世。

是王佛乘龍而懸空。

進而,那妙樹龍王佛又朝著玉蛇躬身一拜。

“阿彌陀佛,待貧僧寶樹凈土大興之時,當遙拜施主為‘八寶玉龍佛母’,以供奉無量香火。”

話音落下時,王佛不再置一言,徑直乘龍,折轉身形間,朝著西極之西遁空而去。

自始至終,仿佛在妙樹龍王佛的眼中,這天地之大,僅只楚維陽與玉蛇二人而已。

而同一時間,庭昌山頂,道宮之中,丹霞老母面色蒼白的看著那乘龍而去的王佛身形,面色愈漸的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