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血水澆出玉骨花(第2/2頁)

道人以為,這樣的變化便已經僅只是結束了。

但是下一瞬時,忽地,當楚維陽偏頭看去時,卻是那懸照的《玉冊》之上,驟然間有著九色神輝顯照,沖霄而起的頃刻間,便已經隔空映照而去!

神輝在一息間貫連了天地。

而下一瞬時,在楚維陽的感應之中,那輝光便已經垂落在了遠天之際,垂落在了那原本為楚維陽所預留與圈定的靈秀山水之間。

沒有地動山搖,甚至沒有分毫的氣韻變化。

但是當下一瞬,那漫天的九色神華倏忽間收束而回的時候。

霎時間,那輝光之中,一團斑斕的彩玉靈光從中朝著楚維陽墜落而來。

玉華灼灼,但是楚維陽明白,這不是天地靈根所顯照的玉華,這是一道無上靈玉礦藏!一道滿蘊先天氣的礦藏!

這才是那一番“饋贈”的真髓所在!早先時,饒是楚維陽隔空感應,都未曾捕捉到分毫的氣韻,分明是將這一道先天玉礦緊鎖在了山野之間。

很顯然,在這寸土寸金的上清玉平之界,這等深埋萬丈大地之下的寶礦,幾乎已經是這一界的底蘊之所在。

只是,楚維陽拒絕了天地靈韻的饋贈,但是功德當面,這天地乾坤的靈韻,還是將這先天玉礦饋贈給了楚維陽。

楚維陽感應去時,這先天玉礦,其色斑斕,而融諸輕靈之炁渾一,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楚維陽的錯覺,這玉礦在顯照在天地之間的過程之中,被兩界交織的道法變化所暈染,被那靈虛諸相的顯照所影響。

肉眼可見的,那種玉華靈光本身,不僅僅只是一道礦脈的凝煉之輝光,更是這先天玉礦真正在朝著靈虛化變化的體現。

而也正此時,伴隨著那道斑斕玉華本身的垂落,楚維陽更進一步的感受到了那玉礦本身一點點暈散開來的氣韻。

閃瞬之間的些許微末的不諧之波動被道人所捕捉。

霎時間,楚維陽眉頭一挑。

這氣韻變化微茫了些,可楚維陽已然非是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的氣韻變化。

那是菁華醞釀的波動。

並且,其波動本身,較之昔日楚維陽收獲神通種子的時候,幾乎相差仿佛!

果然,這樣蘊藏著經年歲月的先天礦脈本身,其所醞釀的菁華,已經有著先天自然凝聚成的神通種子的元胚與雛形將要誕生。

這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幾乎頃刻間,不等那玉華之中再有著更多的氣息顯照,楚維陽袖袍一甩,以那一根玉簡為引,便頃刻間,將那斑斕玉華收入了袖袍之中去。

而也正是做罷了這些,無端的,楚維陽竟倏忽間有了某種松弛感。

這種松弛感並非是源自於己身,而是源自於這片天地中徜徉的靈韻。

無聲息間,道人能夠有所明悟。

這意味著,楚維陽與這片天地的源自於功德與饋贈之間的“因果”。

徹徹底底的了結了清楚。

……

天外,昏黃濁世之中。

朦朧霧靄之中,邢道人在內的一眾道人,正懸空而立,他們的面前,是那一道下場血戰戰場的赤紅神輝在一點點的崩滅與兵解。

那是兩界天的新道上修們在相繼回退。

或許正是因為戰場崩解的緣故,使得那神霞本身反而灼灼綻放,又或者是因為寶仙九室之界諸神境修士盡皆覆滅的緣故,那赤霞本身反而在暈散過程之中,一息更勝過一息。

而在諸修的身後,則是兩個汪洋之上的浮球在一點點的彌合,熔煉為一體。

一切的變化,盡都是足夠引動著濁世震動的恢宏景象。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

忽地,逆著那赤霞暈散開來的傾瀉方向,有童子滿身煞氣,從天外而至。

童子身後,有著光怪陸離的一角隱約懸照,那是七星洞照之下,凋敝的山頂之上,一株纏繞著黑白兩根枯藤的枯樹,在這一刻,一點點微茫的吞噬著星光,不論是古樹還是藤蔓,盡都在一點點生出些許嫩芽來。

如是景象,雖然比之寂無本身甚是微茫,但卻是在一點點的煥發著生機。

而仔細看去時,那紮根在山巖之中的粗壯根脈,更是一點點的有著微茫的血光兜轉,渺渺清冷天穹之上,七星環拱之處,有紫月顯照,那明月似是熔爐,仔細看去時,紫宸法焰之中,更有著一道身形被封禁在其中,在一點點的生生熔煉過程之中,似是猶還在有著掙紮的痕跡。

而此刻,這童子煞氣的面容上,卻尤帶著些哀傷。

他的手中,捧著一襲染血的九色紗衣法袍。

“都死了……去硃明華陽天界的,便僅只老夫一人,活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