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帷幕飄搖大世啟(第2/3頁)

尤其是伴隨著楚維陽的修為抵至金丹境界的巔峰,所有人都甚為明白,只要楚維陽想,他幾乎可以輕易的越過那道藩籬去。

甚至看著這四面八方悅動的靈韻,還有那懸照的《玉冊》,似乎天地有靈,也在鼓勵著楚維陽躍出那道法力,將他那圓融兼且渾厚到無法想象的道果,融入這天地的一隅之中去。

這一刻,月華禪師甚至並不覺得,這一聲怒斥來自於楚維陽,閃瞬間的恍惚之中,禪師甚至覺得那是一整個南天在呵斥自己,那甚至是整個寶仙九室之界在呵斥自己!

於是,心神愈發搖曳。

可是,月華禪師的沉默,換來的卻並非是楚維陽的收斂。

這頃刻間,仿佛是月華禪師的驟然出聲與打斷,使得楚維陽在思緒稍稍有些斷續的過程之中,戾氣驟生。

而且,肉眼可見的,楚維陽那筆走遊龍的速度都慢了下來,甚至有了數息稍稍頓住與斷續在了那裏。

一時間,饒是月華禪師本身都有些心生悔意。

可下一瞬,楚維陽那陰冷的幾乎要洞照殺念的聲音便緊隨其後響起。

“莫要教貧道看見你,煩!”

話音落下時,遠空之處,月華禪師看著那《玉冊》,分明似是想要說些甚麽,可是這頃刻間,月華禪師在欲言又止之中,終是歸於沉默。

迎著楚維陽那憤懣的目光,月華禪師像是在直面南天,像是在直面最為純粹質樸的道與法。

於是,分明是這天地間的修為最高卓者,禪師反而是拱手一拜,在始終的沉默之中,消隱去了自己的身形。

自然而然,因為明白著楚維陽能夠明晰的感應神韻,更何況這一刻《玉冊》也在垂落。

隨著那禪師的身形一同消隱的,還有著禪師洞照向南天的神韻。

而也正是伴隨著這一番波折,隨著楚維陽收回怒視向中州的目光,楚維陽順勢環顧向了四面八方。

霎時間,伴隨著道人的目光環視,諸宗聖地大教的金丹境界大修士們,相繼將目光同樣消隱了去。

這偌大動靜長久注視著,那雲海仍舊是雲海而已,無有神韻顯照,與己身道法修途無益。

這一刻,天大地大,巫覡教的玄河長老最大。

而且,若是再一味的注視下去,哪怕不得罪玄河道人,也要得罪月華禪師。

而也正是借著這著錄書經的大勢,楚維陽終於在這一刻,像是斬斷諸般一樣,終於得到了難以言喻的安寧與清凈。

而也正是借由著這種安寧與清凈。

無端的,那開啟恢宏大世的帷幕之準繩,便這樣被楚維陽緊緊地攥在了掌心之中,並且在這一刻,伴隨著楚維陽輕輕地用力,那帷幕已然有著要在大世的洶洶狂風之中隨之飄搖的某種松動。

無端的,天地無言,大世無言。

那悠長的歲月光陰流淌在這一頃刻間的時候,亦無有分毫的停頓,便要繼續朝著悠遠的未來綿延而去。

可是無端的,楚維陽像是已經有了某種感應。

這頃刻間,便已經是最好的時機。

於是,好像是要將那被“打斷”的靈感思路接續上來一樣,這一刻,楚維陽那遲緩的落於文字的過程裏,卻有著某種思緒懸照,進而,借由著神念的映照,某種獨特的神韻從楚維陽的面前的書經之上有著一閃瞬間的飄忽映照。

那是某種與經篇的道法相類,但仔細追溯去時,其雖然圓融,兼且至高,但實則僅只是被經篇所囊括的其中之一部分而已。

那是天師道法!

倘若這一刻,有人尚還隔空注視著,便一定能夠感應到,那天師道法之中,須彌與堪輿若有若無的渾一之意蘊,那與狹長裂痕的貫穿,與須彌壁壘的重疊,與天地驚變本身極為相類的神韻變化。

可是,四下裏安寧寂靜。

這種神韻本身倏忽間隨著道人神念的牽引,貫穿入了《玉冊》之中。

楚維陽曾經以甚為抵近的,能夠感應到《玉冊》氣息明晰之變化的方式,觀察過禪師是如何用《玉冊》洞照向一整個天地之間的。

更何況,這一刻,還有著天師道法神韻的幫助。

借法於乾坤之中。

於是,某一瞬間,忽地,這偌大的南天,在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驟然變得前所未有的明晰起來。

山川湖河,風聲水勢,諸界碎片,須彌羅網……

更甚者,某一瞬間,楚維陽頗為驚詫復又一頓。

不僅僅是南天。

借由著《玉冊》的牽系,借由著天師道法,楚維陽更若有若無的感受到了,他昔日所留在西土和東土那一片片靈秀山野之間的符陣。

那些無上,但而今看來未必那麽圓融無漏的符陣,而事實上,也正是那不足夠的圓融無漏,才使得這一刻,哪怕隔著重疊的須彌壁壘,同樣被道人所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