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色玉華天地根(第2/2頁)

一頁,又一頁,再一頁……

這是真正的繁盛之書經,是血靈之道於真正的渾圓道果的邊界與極限。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玉冊》長久的交織與共鳴之間,屬於楚維陽注名的那一根玉簡上,漸漸地,有著前所未有的玉光清輝在凝聚,在像是將一頁真正的圖錄從中得以延展。

“奉泰一玉皇天群神瓊林玉京之盟書”

“鎮寶仙九室界錄元冊命九天位階圖”

《九天位階圖》,這才是《玉冊》真正的名諱與根髓所在!

終於,某一閃瞬間,伴隨著楚維陽所書就的那一部真正的書經之上的金紅靈光已然盛極!道與法的靈光與神韻在這頃刻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渾一與統合。

而也正是在這頃刻間,那同樣盛極的玉光清輝之中,再也沒有《玉冊》原本的外相顯照。

倏忽間的靈光兜轉之中,一張朦朧模糊之中顯化著明暗九彩的圖錄懸照在熠熠生輝的玉光之中,九品一十八等,這是真正屬於神境真人級數存在的修途顯照,是真正天定的錄元冊命之書!

而也正是在這頃刻間,玄河道人才像是在隔空之間有所感應,道人在這頃刻間雖然仍舊沉浸在一部道書經篇的書寫過程之中,但卻同樣依循著感應,隔空看去。

《九天位階圖》上,那明暗交錯的九彩層階之下的空白之中,漸漸地,伴隨著鎏金神華的沖霄而起,伴隨著那道法的神韻往其中映照而去。

旋即,好似是因為著楚維陽的注視,進而,那空白的寂無之處,有著金紅色墨跡的紋路由虛轉實,從無至有的顯照在空白之地。

“著經錄典——歸元靈妙真人”

這意味著,昔日楚維陽的注名,僅只是作為某種依憑,將楚維陽視之為這九品一十八等之外的編外真人的話,那麽這一刻,當玉光清輝之中暈散出明暗九色,當這九色玉光本身化成某種接引的階梯。

進而,是屬於楚維陽的那一行篆字,在這一刻倏忽間乘著玉光清輝而起!

霎時間,在那第九品的下等一層之中,屬於楚維陽的篆字再度顯現,並且在熠熠生輝之間,有著越過那道明暗藩籬的傾向與趨勢。

但事實上,九不九品不重要,下不下等也不重要。

每一位神境真人修士都是從這九品一十八等上一點點甚為緩慢的攀爬上去的。

真正的關隘在於。

這意味著,此刻尚還未曾將修為抵至金丹境界巔峰的楚維陽,已然具備了在寶仙九室之界中登臨神境真人級數的一條通衢之路!

而同樣的,不僅僅是道途的通衢。

這頃刻間,已然有著歷世經年的修士,倏忽間想到了甚麽僅只存在於故紙堆中的只言片語的記載。

關於《玉冊》對於那些真正做到了妖孽修士才能做到的大好事情之後,關於靈韻之上的更上層的嘉獎與賞賜,關於……天地靈根!

而就像是楚維陽昂首,才見得《玉冊》變化一樣;似乎也正是諸修心神之中浮現此念的霎時,下一刻,伴隨著楚維陽將最後一個閃爍著金紅墨跡的篆字落在那最後一頁靈符紙上,伴隨著《血華經》的完整書就。

霎時間,金紅神韻大盛的同時,這一刻,那貫連天地的輝光之中,不再是玉光清輝接引著神韻本身,而是神韻在反向的朝著玉光清輝之中接引著甚麽。

一時間,玉光本身熠熠生輝,灼灼若圓輪大日,進而,當那種繁盛至極的明光本身,渾似是抵至了極限之後,於明光之中洞見某種晦暗的輪廓,進而從那種輪廓之中掙脫出有相來的時候。

諸修看去時,那是一道九色玉華從中凝聚與顯照,進而在道法神韻的牽引之下,朝著楚維陽的肉身道軀所在之處飛遁而去。

天地靈根!

同樣的,這電光石火之間,當楚維陽趺坐在道宮之中,看到那倏忽間洞破層層符篆禁制,進而懸照在自己面前的那一團九色玉華的時候,這一眼看去時,似是有著草、藤、樹、藻等等諸般靈植的景象在其上相繼懸照。

便渾似是道法之靈光有著天地萬象一樣,這天地靈根的顯照,遂也呈現出了諸般靈植的各不相同的洞照。

進而,楚維陽的腦後,道果鏡輪懸照,倏忽間,無量的鎏金神華顯照,接引著那仍舊在兜轉之間,不定外相的九色玉華,進而在那鎏金神華之中回旋兜轉。

乍看去時,道人氣質愈發出塵而縹緲,進而不似是了金丹境大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