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餐霞飲露循善篇(第2/2頁)

而《九息服氣》之神通修法,其將古煉氣士服氣秘法發揚光大,使得凡修士運轉此神通,非是人口鼻呼吸,而是內周天於外周天之中呼吸,是五臟六腑,是四肢百骸,是凡有所道法之靈韻意蘊,是精氣神三元,在這頃刻間同時呼吸而服氣!

如是頃刻間,只待九息輪轉,則不論修士的法力已經被耗費到了何等低微的程度,則那一服下的一口氣與內周天九息周遊之後,旋即便教人徑直恢復法力最為巔峰的狀態。

真個生死搏殺的過程裏,有這一口氣的恢復,或許便是生與死的分別!

而且長久的修持著這神通修法,更會在不斷持續著這樣熔煉法力的進程之中,不斷的拓寬著同一境界裏,修士肉身道軀,或者說道果金丹所能夠容納的法力之上限。

此是古修法與無量汪洋神韻的合一。

而且此法教人趨之若鶩的因由,還有著道法之外的緣故,那便是因為這神通修法的門檻,過分的低了些,不僅僅是在神通經篇之中屬於極易入門的經篇,甚至其簡單程度,尤還要低過些無上妙訣之類的道術法門。

畢竟,不論是服氣,還是煉化法力,以及運轉內周天,搬運坎離這些事情,幾乎是修士從煉氣期就開始做的事情,縱然再精妙,終歸是那一口氣,對於尋常修士而言,這幾乎已經是成為了本能的事情。

而偏偏,倘若要在金丹境界眺望向更高卓的神境真人級數的修法,若想要給神境的修持鋪路,那麽神通的修持又是這一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往昔時沒得選擇,而今有了不需要那樣高才情的神通修法,自然引得教人趨之若鶩。

這樣的神魂記憶觀照下來之後,楚維陽實則便已經將這一部《九息服氣》的跟腳與來龍去脈,盡都洞照的明晰,而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一心二用的楚維陽,也已經同樣的將這一部神通的修法經篇內容,那些珠璣字句,盡皆翻讀完畢。

很快,楚維陽便緊緊地皺起了眉頭來。

這便是神通之中“新生兒”的弊病所在,其創法的痕跡裏面,猶還有著先賢創法的那一個時代的道法風格的影響。

便像是楚維陽所創的《太陰煉形》神通,不論秘法與那神通殘篇盡都是古之傳承,但是當其在楚維陽的手中蛻變與升華的時候,其玄元兩道開天法門的神韻也自然而然的融入了其中,甚至連楚維陽真形妙道的神韻,也有所左右與影響。

同樣的道理和現狀,在《九息服氣》上面也有所存在,這神通經篇裏面,有著太多的混朦法的神韻與義理。

也難怪,這修士膽敢在這昏黃濁世之中,如同楚維陽一樣肆無忌憚的吞噬昏黃濁流,而這也似乎解釋著,分明其人與馬面修士處於同樣的修為境界,但其神形之中的病灶,其演化程度卻比馬面修士更上一層樓。

“寶仙九室之界……”

這與其人出身的天地寰宇有關麽?

因為這一界未曾融合成“天界”,另一半的上清玉平之界甚至落在了舊修余孽的手中,成了彼此對峙與抗衡的橋頭堡。

所以說同樣的混朦法修持,單一之一界的影響,要比二界混合的“天界”修士更甚?

又或者是純粹的,身為寶仙九室之界的修士,在新修的陣營之中,必須要比兩天界出身的新修表現的更為狂熱,更為的奇詭邪異,才能夠融入到其中去。

楚維陽無從知曉答案,他只知道,在此獠的心神記憶之中,這一回的探索與搜尋,實則是以寶仙九室之界的修士為主,他們出動了真正的天驕妖孽,出動了中堅力量!

而兩天界之中的修士也有,但卻沒有寶仙九室之界一界的修士多,相比較一同探尋,則更像是某種督戰的“督工”。

而在透過此獠的心神記憶,楚維陽洞見那些寶仙九室之界的修士,在兩天界修士的驅馳之下渾如鬣狗一般前赴後繼的景象,道人便在心神上蒙上了一層陰霾,並且緊緊地皺起了眉頭來。

他已經對於之後的局面有所預料了。

如是沉吟著,道人復又落回了映照在心神之上的《九息服氣》之經篇。

下一瞬,道人念頭一動,《屍解煉形圖》懸照時,幽光斬落的頃刻,先是“九息服氣”四枚古篆大字被斬去,緊接著,其上一切有關於混朦法神韻的部分,也相繼被徹底從楚維陽的心神記憶之中被抹去。

唰——唰——唰——

一時間,幽光垂落渾如雨瀑。

於是,那原本簡明的經篇,而今便真個只剩了些珠璣字句而已。

“不過又是參悟一回神通殘篇罷了,又不是沒做過類似的事情……”

……

絕粒停廚,餐霞飲露,返照自然相制。鉛生五彩,汞發三光,方顯大丹苗裔。開啟朱扉,躍出金烏,飛入玉蟾宮裏。把陰陽、交會神爐,烹就浩然真體。虛無內、紫氣盤旋,玄珠閃鑠,射透混成宗睿。忘機修道,隱跡求仙,常默心無凋弊。貪戀榮華,誤了赫赫神丹,恣情拋棄。有人人識道,專精謹守,決然超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