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攫取底蘊合神元(第2/2頁)

但不論如何去講,這終歸是在重走先賢曾經走過的路而已。

在秘辛橫貫於世的更久遠之前的年代裏,神境真人的修法勢必已經廣傳於世,並且演繹至了極盡巔峰與鼎盛的狀態之中。

若能夠徑直接續前人先賢的傳承,一來,省卻諸多苦功的消磨在自創法門經典的事情上;二來,一個人的才情再高卓,總歸比不上一代代天驕先賢所打磨而成的完整又成熟的修法。

這才是真正的便宜法門。

倘若師雨亭能夠從中有所完整的通悟,哪怕是借由著神境修法的框架與脈絡,從而綿延出更多的細節來,每一絲縷的進益,實則都是在給師雨亭指明前路的方向,進而也能夠教楚維陽對於那一領域的修持過程有著更深刻的認識。

可是能夠有甚麽樣的收獲,此時間只能夠看師雨亭的才情了。

楚維陽所能夠做的,便是盡量的收束著自身念頭的發散來攪亂師雨亭的念頭。

但參合三元本身便是相互都有所進益的事情,楚維陽也不是不能夠做那輔助修持的事宜,譬如此刻,因為神元之間的牽系以貫連,首先是磅礴沛然的天機靈犀所帶來的靈感念頭,此刻盡皆被楚維陽如“泄洪”一般的灌注到了師雨亭的思感與念頭之中。

而同樣的,玄真寶鑒洞照,數之不盡的神形以真靈與楚維陽相通感,霎時間,道人所思某事,如無量真靈同思某事。

進而,楚維陽借助著兩人神形之間的牽系,主動使得自己的真靈與師雨亭相互通感。

霎時間,便是師雨亭所思某事,如無量真靈同思某事。

從靈感,再到思緒本身,甚至這頃刻間,玄真寶鑒和《屍解煉形圖》的幽光同樣落在了師雨亭的身上,使得師雨亭的思感與念頭長久的處於空靈的境界之中。

楚維陽終歸是不同百花樓修法根髓義理的,但是他可以將自己尋常是參道悟法的狀態“借給”師雨亭來運用。

於是,這電光石火之間,師雨亭還未曾參悟與洞徹那所謂的先賢道法靈光,便已經先一步在楚維陽這樣諸般高卓狀態的加持下而不能自已。

“天爺——”

這是甚麽樣的參道悟法的狀態!

誠然已經不知是多少次的參合三元的過程,可是往昔時,師雨亭從不曾以這樣真切的方式“借用”過楚維陽的參悟狀態。

或者說,對於尋常修士而言,根本不存在著參悟狀態還能夠借用的可能。

而此刻,一切的奇詭之運用,被楚維陽以這樣曼妙的輔助法門,映照在了師雨亭的心神之中,陡然間教其失神,教其沉醉!

只是此中的經歷,到底如那神韻一般,難以落於文字,難以用真切的言語來描述,不足為外人道也。

可是顯照在旁人看去時,卻是師雨亭隨著這一聲驚詫的喟嘆,進而整個人抖得幾如篩糠也似。

法台上,幾乎有那麽幾個瞬間,蕭郁羅已經渾不遮掩的洞照了自己的真靈。

許是時間過的越久,蕭郁羅這裏膽子便越是大了些。

此刻她便是不明所以的眨巴著眼睛,困惑的看著師雨亭的神情變化,進而不知想到了甚麽,面露出思索的神情來,渾似是在回憶,在相互印證。

繼而,蕭郁羅露出了一種頗微妙的表情來,大抵像是在說“你這丫頭片子不過如此而已,原也只是個樣子貨”。

而因為“偷懶”的緣故,這會兒,楚維陽尚還有著神念的余裕來觀察蕭郁羅閃瞬間的神情變化,原地裏,師雨亭卻已經沉浸在了對於那道法靈光的參悟之中,而徹徹底底的忘我。

一息,兩息,三息……

過程並沒有太過順利。

畢竟,這是真正屬於金丹之上級數的道法靈光,而楚維陽與師雨亭,盡都僅僅只是初入金丹境界而已。

而且處於大淵這樣的環境之中,楚維陽和師雨亭僅只能夠遠遠地觀照,而不敢將神念籠罩,以共鳴那靈光本身。

畢竟是這樣久遠的時間過去,楚維陽唯恐僅只是道法靈韻的交織與共鳴,便要將這艘古舟引動甚麽驚變,繼而化成齏粉。

若要印證,也需得是更為溫和的方式。

於是,伴隨著這樣的參悟過程,當某種獨特的遠比自身的修持更為高卓縹緲的神韻從師雨亭的思感與念頭之中生發出來的時候。

僅只隔著一段很近的距離,神瞬間,這種神韻便引動了那道法靈光的主動共鳴。

霎時間的一道若有若無的嗡鳴顫抖聲音之後。

無端的,楚維陽竟感覺到了某種道法屏障的破碎。

而與此同時,師雨亭如釋重負一般的念頭也傳入楚維陽的心神之中。

“師兄,可以登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