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道合希夷即自然(第2/3頁)

緊接著,伴隨著楚維陽的手腕一甩。

這寶藥丹漿旋即被楚維陽甩入了太陰煉形玄棺之中去。

霎時間,更為繁盛的鎏金神華從符箓篆紋之上接連流淌而過。

長久的時間裏,鎏金神華的沖刷便始終不曾停息。

而同樣的,再看向原本懸照的玄棺時,楚維陽便陡然間瞧見了那暗金色的靈光陡然間變得更為繁盛了些。

比之往昔時雙倍的暗金色的靈光長久的持續顯照在玄棺之上,連帶著,太陰煞氣的煉化進程也陡然加速。

尤還不放心,楚維陽進行了反復的實證,更多的五蘊毒煞之氣,更多不同種類的道果妖丹。

那繁盛至極的符箓篆紋,本就直指風水堪輿與陰冥葬經,在陰陽與死生的循環輪轉之中,任何的力量都足夠被徹底的抹去形與質,進而轉化成為純粹的太陰煞氣。

甚至楚維陽印證了五蘊毒煞之氣與道果妖丹的同時間傾注。

而也正是在這楚維陽反復的實證過程之中,齊飛瓊與允函也終是親眼見證了楚維陽而今所駐足在領域,這真形道途在丹胎境界的邊沿與極限之處,到底是怎麽樣的風景。

高遠而遼闊的氣韻教她們近乎失神,復又將全數的信念徜徉在了那無垠的氣韻之中,真個捕捉到了那無法落於文字的真形道途的神韻。

早先時諸宗修士的心思浮動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步先,步步先。

在這真形道途的修法路上,楚維陽駐足在邊沿,而齊飛瓊與允函緊隨其後,早已經穩穩地駐足在了遠超桌尋常世人的縹緲雲海之中。

於是,花開一朵,各有所悟。

……

半日後,在將那無從落於文字的真形道途的神韻盡皆烙印在思感與念頭之中後,齊飛瓊與允函遂關閉了耳室的門扉。

她們將在那寶池之中長久的閉關,吸收與消化那一部分神韻的同時,進行九煉丹胎境界的持續不斷的煉法。

而此刻,楚維陽的身形早已經淩空懸照在了地宮煞池的上空。

此時間,那最初的一口玄棺洞開,楚維陽正趺坐在其上,渾如淩空趺坐在一艘法舟之上。

只是此刻,仔細看去時,金玄二色的靈光接連不休的從“法舟”的舟身上流淌而過。

而伴隨著這樣繁盛至極的靈光傾注,幾乎只頃刻間,便有著同樣的陰煞之炁化作的幽霧從法舟之內蒸騰而起,雖然在道法靈光的拘謹下,不曾彌散開來,但是卻長久的縈繞在了楚維陽的身周。

而在另一邊,則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同樣的一口太陰煉形玄棺洞開,其上是五蘊天羅法傘懸照,此時間,不僅是那五蘊毒煞之氣渾如洪流也似的傾注而去,連帶著法傘本身兜轉,旋即有著南明離火洞照,纏裹著一枚枚道果妖丹,使之在那灼灼烈焰不斷的繚繞之中,一點點被煉化成鎏金色的寶藥丹漿。

不論是五蘊毒煞之氣也好,還是那寶藥丹漿本身也罷,盡皆都是極渾厚沛然的力量,但是那玄棺本身,內裏渾似是蘊養著一方須彌世界一樣,不論是多少的渾厚力量被傾注入其中,符箓篆紋的流轉之際,盡皆被吞納入玄棺之內。

甚至,伴隨著更多力量的吞納,方才見得那寶器本身的嗡鳴顫抖的聲音變得更微弱了些,而一旦某一陣填入其中的力量不足夠渾厚時,甚至還會引起寶器的嗡鳴示警。

一切的變化盡皆有條不紊的持續進行著。

而原地裏,那繚繞在身周的幽霧,那純粹至極的太陰煞氣,已經罕有的教而今的楚維陽感受到了真切的寒意。

這種寒意貫穿了歲月,教楚維陽洞見前塵,那昔年的諸般經歷,盡皆湧現在了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

最後,一切的一切,淌過歲月的長河,回歸於楚維陽的駐足之處。

道人遂感慨的喟嘆著。

“金丹……”

話音落下時,楚維陽緩緩地閉上了眼眸,伴隨著愈漸得悠長的呼吸,渾似是睡著了一般。

下一瞬,渾厚的幽霧纏繞上了,縷縷霧絲像是一張無形的大網一樣,將楚維陽的身形纏繞著,向下沉去。

某一瞬間,當那原地裏,僅只剩了包裹在幽霧之中的朦朧輪廓的時候,忽地,道人的身形便這樣“沉入”了玄棺世界之中去。

而也正此頃刻之間,接連三道洞照著明黃色靈光的身形從形而上的領域之中墜落於世,進而直追著楚維陽的身形所在的方向飛遁而去。

如是一身三法相盡皆入得玄棺世界內。

那原本高懸的蓋子落下,靈光兜轉之間,墨玉的棺槨又似是渾一,而不見絲毫裂縫痕跡。

大音希聲。

唯那沛然的金玄二色,長久的在這樣的幽寂之中持續不斷地沖刷與徜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