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陰河中洗真形(第2/2頁)

楚維陽相信,這一樽太陰煉形玄棺,也是具備著同樣的效用!

其真意不在那運用本身,而在玄棺古寶本源之中以宗門秘法所蘊藏的傳承,關於《太陰煉形》妙法的傳承!

這樣看,皇華宗的門人,已然被這古寶的妙用本身所迷惑,行的是“買櫝還珠”的事情。

不過或許這也是盤王宗先賢的深意所在。

倘若一朝古寶流落在外,僅以妙法便可迷惑旁人心念,甚至能夠做到使得旁的宗門替自己蘊養古寶,待得有朝一日這古寶再流落回宗門傳人手中,則可保其中妙法傳承不失。

只是可惜,這古寶出世,尤還在楚維陽生身立命之前,未曾見得昔日會否有甚麽被遺漏的細節,更不曾見那烙印著開啟古寶的宗門秘傳手法。

但實則很多傳承,也無需那樣切實的落於文字,一宗的秘傳手法往往不會有太多,而且其內核總是一脈相承的。

而楚維陽,便是那個掌握著諸般盤王宗秘傳手法,兼且洞悉其中內核的傳人。

於是,下一瞬間,當楚維陽手捏著宗師印,將一道法印打落向那懸照著的太陰煉形玄棺的時候。

忽地,一道幽光猛然間從太陰煉形玄棺中顯照出來。

而伴隨著幽光的顯照,登時間,竟是無聲息間的玄棺嗡鳴顫抖。

再看去時,那驟然間顯照的幽光忽地復又凝煉起來,緊密地與太陰煉形玄棺本身熔煉為一。

這幽光的垂落,渾似是煥發了甚麽一樣,那閃瞬間,楚維陽感覺伴隨著玄棺的嗡鳴聲音,這宗門的古寶好似是要引動天地之氣吞納一樣。

但是不知道為甚麽,那玄棺上分明已經有著這樣的意蘊震動,但卻忽地又消弭了去。

再仔細看去時,變化自那四壁上雕琢著的千山萬嶽的紋路上生發。

以楚維陽的風水堪輿之道,自然能夠明晰的洞見,那是一道諸陰濁煞之氣交匯之地所在,倘若真個映照於現世之中,合該是一處陰冥寶地,當然,更有可能是甚麽驚世存在的風水葬地所在。

而此刻,一切盡皆是化作篆紋映照。

但是在那諸陰濁煞之氣匯聚的樞紐之處,忽地,竟有著鎏金顏色顯照,那鎏金色一經顯照,便渾似是甚麽調和好的血墨一樣,進而在古寶幽光的洞照下,倏忽間復又被延展成了絲線,而這些鎏金顏色的絲線,則盡皆這樣將那些千山萬嶽雕刻時留下的痕跡全都填補了去。

諸紋路本就是首尾牽系而成,甚至因為著幽光的洞照,這些鎏金色的寶墨更是一同將那六枚古篆大字都盡皆填補的嚴實。

直至之後,伴隨著最後一道“凹痕”不復存在,連帶著寶器上大盛的幽光,也盡皆與玄棺融為了一體。

再看去時,那古寶上,已然無有了分毫玄鐵的質感。

仔細觀瞧時,是通體的墨玉棺槨上鑲嵌著金質,甚至仔細看去時,那金質甚至並非是鑲嵌在了墨玉的表面,而是極皆盡墨玉表面的內裏,緊實的被墨玉質地所包裹著,又透過了水潤的材質纖毫畢露的展現出來。

這一刻,反而是一試即成的楚維陽,面露出了些許驚疑不定的神色來。

他倒不是對於自己施展的秘法不自信。

但他從未曾想到過,這曾經深埋在地下良久歲月光陰,被皇華宗得到之後更曾經數度借用以修持真龍道法的古寶,竟然在經歷了這樣久遠的光陰歲月磋磨之後,還蘊藏著這樣深邃、磅礴兼且鮮活的力量!

這便是盤王宗先賢的威力麽?這便是《太陰煉形》妙法的高卓麽?

真真是深不可測!

而也正伴隨著這樣的感慨,楚維陽的神念洞照而去,那同樣的靈光從墨玉棺槨之中倏忽湧現,化作繁盛的符箓篆紋,進而連綴成經篇,映照在了楚維陽的心神之中。

……

而與此同時,乾元劍宗,截雲峰,地宮禁地之中。

那一口太陰煉形玄棺擺放在幽冷的地宮內,如今伴隨著長久時間的運轉,不僅僅指整座玄棺本身,連帶著地宮的大片範疇內,盡皆被寒冷的幽冰所包裹。

而此時間,接連的幽光自玄棺表面篆刻的千山萬嶽痕跡上不斷的流淌沖刷而過。

繼而在下一瞬間,渾似是錯覺一樣,那被封在了幽冰之中的玄棺竟有了輕微的晃動。

渾似是橫躺在內裏修法的人,打了一個寒兢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