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照我精誠至麟閣(第2/3頁)

不過再考量到,楚維陽準備著手在第七煉的時候,將地師一脈的修法,以《煆真經》為主體,修持出真形圖錄來。

而在這一道之中,不說瑯嬛篆種本身便是無上級數的符箓篆紋,連帶著金紅幡旗也早已經被淳於芷熔煉成了法寶。

這樣一來,宋清溪渾似是成了某種“試驗品”,先一步印證了金丹大修士寄托的法寶能否與真形圖“人器合一”。

這又是準備早已經在昔日裏做下諸般,而今只待收獲的一條道途。

這樣看,似乎需要楚維陽去做的,便只剩了一路橫推星河,進而有條不紊的進行煉法,便足夠在這一條道途上走到完美與圓融的那一步。

楚維陽思量著,倘若自己行動足夠快的話,或許會出現奇景,當自己第七煉都修持完畢的時候,或許第六煉都還在奔向盡頭的路上。

這樣看,只希望劍宗的大修士宋清溪,在外海這場災劫之中的殺伐進程能夠迅猛些。

她這哪裏是在為自己掙命,這分明是在為楚維陽掙道!

而此刻,當楚維陽將兩道法相盡皆顯照出來,進而寄托在那形而上的領域之中進行自行運轉《法相天地》妙法的修持,進而自己的肉身道軀,一道真形圖都不曾顯照的立身在這試煉一界之中的時候,楚維陽遂也感觸到了某種難以言喻的松弛感。

這並非是楚維陽的錯覺。

畢竟,對於丹胎境界的修士而言,真形道途本就是過分超卓於尋常的高道妙法,楚維陽的修持方式,不論是九煉還是菁華與道果之力的用法,都顯得過分超綱了。

尋常修士九煉丹胎而證就金丹境界,講求的是層層累積之後厚積薄發的過程。

每一煉看似是在從頭開始,實則是將前一煉緊緊壓縮成自己的底蘊。

可是如同楚維陽這樣,每一煉都幾乎壓無可壓,那麽底蘊的累積本身,便會陡然間顯照出渾厚的厚度來。

事實上,錯非是昔日便將法相道童子顯照並且寄托出來。

楚維陽之後的三煉,便已經無法再做到真正的從頭開始了,這誠然是底蘊渾厚的妙處,但也意味著之後的幾煉,極難有余裕從頭再來,進而做到盡善盡美。

那麽底蘊渾厚的妙處,便要成為楚維陽九煉的進程之中的恒久有缺。

這些昔日道童子法相顯照而出的時候,楚維陽未曾有過真切的感觸。

但是今日,道衡子法相顯照寄托而出的時候,楚維陽的感觸便陡然間明晰起來。

那種松弛感,意味著某一部分底蘊的暫時隔絕,意味著楚維陽又可以借著這種松弛感,走上“從頭開始”的路。

而這樣的變化,冥冥之中遂也帶給楚維陽某種感觸——

丹胎境界的修持道途本身,哪怕是真形道途這樣超卓的高道妙法,其修持本身的諸般阻礙已經被楚維陽盡皆掃除。

擺在他面前,直通往九煉丹胎頂峰處的,盡皆是一條通衢的路。

但也許正是因為道法本身的過分超卓,也許真正的,楚維陽修道以來的最大的瓶頸與阻礙,將會出現在駐足在九煉丹胎的頂峰,進而朝著金丹境界躍出那一步的過程之中。

過分渾厚的底蘊,也許會使得九煉的融合本身難度驟增。

古往今來諸修都盡皆知曉,駐足在丹胎境界的巔峰,躍出藩籬去,便是證道金丹。

可是從來沒有先賢留駐的書經與手劄告訴楚維陽,當九煉本身的渾厚底蘊只是累積在一起,便要超卓去丹胎境界巔峰的藩籬,楚維陽證道金丹的那一步,又該如何去躍出。

當然,那大抵會是幸福的煩惱。

一旦做到,楚維陽也將會是古往今來無可辯駁的丹胎境界第一人!

……

與此同時,茫茫外海。

此時間,層層疊疊不知多麽厚重的水汽雨幕,連帶著綿延不知多少裏翻卷湧動的大海,盡皆被暈染成了殷紅顏色。

起初時,金丹境界的修士之間的對峙尤還顯得克制。

但是當丹胎境界的大教道子們,殺入外海災劫之中,復刻著白骨觀主的手段,盡皆在收割著丹胎境界妖修的性命,進而用其並不圓融的功果妖丹熔煉,輔佐以師門之中的寶器秘法,靠著量變引動質變的累積,開始先一步為自己打造法寶的時候。

幾乎所有的金丹境界化形大妖便全數都瘋魔了!

它們明白這樣的事情意味著甚麽。

前所未有的高烈度的廝殺,只在災劫剛剛開始的時候,便洞開在那懸世長垣的前方!

遠遠地看去時,更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化形大妖從外海深處沖殺而來,連帶著,也有著更多的人族金丹大修士,忽地越過一道道懸世長垣上洞開的門扉,進而沖殺入外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