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橫推雷河渾底蘊(第2/2頁)

除卻真正的當面見證那真形圖的模樣,否則,最能夠消減其中神韻的折損,盡量多的保持著原有的道法意蘊,與人傳法的方式,便是神念之間的相互交感了。

此刻,幾乎相同的兩道五色洪流,承載著那繁浩至極的道法與真形圖,朝著師雨亭與齊飛瓊的神形所在之處灌湧而去。

一邊是百花樓以五行花煞演化百花煞炁的修法,一邊是皇華宗以五行生息演化龍相的修法。

兩女的道途,幾乎都是從五行之道發源,並且在前路上稍稍有著部分的交疊,甚至長遠來看,大方向上都在趨同。

因而,楚維陽幾乎只是將相同的道法與真形圖盡皆復刻了一份,然後傳授給兩人。

她們已經駐足在了丹胎境界之中,並且至少都接觸過了楚維陽的“法身”之道途的基礎,齊飛瓊熟稔著那些身形姿態不說,師雨亭更是將“法身”的修途推演到了符箓篆紋的地步。

楚維陽覺得,她們具備著底蘊,與楚維陽一同接續上“真形”的道途。

而且考慮到昔日裏師雨亭曾經於符箓篆紋一道的創舉,楚維陽很是期待著,她們在踏上了“真形”道途之後,能夠觸類旁通一般的從楚維陽意想不到的角度,給與這道途以全新的啟發。

甚至楚維陽在鼓勵著,鼓勵著她們能夠以此為資糧,從真形圖的發源之中,結合著自身的道與法,開啟煥然一新的一道法脈。

而至於對於允函而言,她此時間尚還處於盤桓在築基境界巔峰的修為境界之中,楚維陽也未曾將自身完整的太陰雷法之道的真形圖傳給允函。

哪怕同為雷法,太陰雷法與天心雷法本就是截然不同的路,兼且此道過於高卓,楚維陽也唯恐影響了允函的前路。

他只是將那些真形圖草創期間的思路一一傳授給了允函,以啟發她的才情與底蘊。

這是楚維陽冥冥之中預感者所必須得傳續的一步,不論是昔日裏送來那五行黑金的原材,還是後來指點著楚維陽走上以己身著錄書經的路,這一份交情,無聲息間已經涉及到了些許因果運數的層面,需得楚維陽以此而有所回饋。

當然,此刻對於允函而言,尤還只是道法層面的一枚種子,還需得她晉升了丹胎境界之後,才能夠見得真章。

於是,在以精氣神將一道道靈光長河傳續給了師雨亭、齊飛瓊和允函之後,楚維陽遂未再有絲毫的遲疑。

他的心神之恢復程度,還未曾到真正接續入定坐忘之修持的地步。

因而,楚維陽一揚手的時候,隨即將五蘊天羅法傘擎舉在手中,緊接著,伴隨著手腕的擰動,道人隨即一閃身,化作一道五色靈光,消失在了那須彌裂縫之中。

……

兼具虛實,寂無一界。

伴隨著楚維陽的現身,幾乎倏忽間,那一道昏黃色的靈光,似是在感應到了楚維陽氣機變化的閃瞬間,轟然炸裂開來。

“咦——?”

繁浩而斑斕的星河在楚維陽的面前延展,繼而閃瞬間鋪陳滿了楚維陽的全部視野。

只是,相較之於早先時曾經被楚維陽所反復印證的那道斑斕星河,第一次,這星河本身,竟然在楚維陽的面前改換了模樣。

星河本身像是割裂出了一道明晰的前後層次,在楚維陽的注視下,那些原本繁浩而斑斕的星河本身,遠遠地,虛虛地懸掛在了天野之上,像是變成了某種渺遠的背景一般。

而真正縈繞盤桓在楚維陽面前的,則是一道端看去時,遠比那繁浩星河本身孱弱很多的銀灰色環帶。

這是第一次,在那昏黃色靈光與星河本身的變化之前,楚維陽所洞見的先賢遺澤的第三種變化。

而一眼觀瞧過去時,楚維陽能夠明晰的從這一道銀灰色的環帶星河上,感應到那幾乎同源而出的雷霆道法的氣息。

冥冥之中,楚維陽得以有所感應,這般變化的根由,大抵是因為自己踏上了太陰雷法真形圖的修持道途的緣故。

因而,那似是而非的氣機感應,得以有所反饋。

很顯然,在將這些幾乎同源而出的滿蘊雷霆道法,乃至於與雷霆道法相近的諸般星河靈光潰滅之前,楚維陽無法再接觸別個諸般斑斕的星光了。

預料之外,情理之中。

原地裏,楚維陽將臉上略顯得詫異的神情收起,繼而,是體內那沛然的雷炁法力朝著法傘灌湧而去。

於是,像是應和著楚維陽的氣機變化一般,道人的面前,那漫天的星河倏忽間朝著那其中銀灰色的一道星光匯聚而去。

緊接著,是雷霆的明光,自楚維陽的面前洞照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