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五靈演形道衡圖(下)(第2/3頁)

但此刻五行氣機顯照,隨即在思感與念頭的牽引之中,伴隨著法力與靈光的生息,開始使之交織於共鳴開來的時候。

轟——!

那原本已經愈漸消隱的雷聲,陡然間在楚維陽的道軀之中轟然大作!

而在轟鳴的雷聲之中,是切實的有著恍若須彌一界,從五行真靈的交織與共鳴之中被開辟開來!其五臟脈輪所能夠承載的上限,在這一刻被猛然擢升!

上一次,有類似的義理展露在楚維陽的道途之中,是那一整套承運雷元丹!

楚維陽將此寶丹的義理,用五炁真靈來復刻!

登時間,這便是一內一外的變化雙管齊下!

只是這些,卻仍舊不是楚維陽的那磅礴靈感的極限!

甚至到了這一步之後,已經不再是靈感的生發,先行顯照在思感與念頭之中,進而得以觀照之後,再落實到具體的手段施展與內煉修持之中去了。

而是幾乎在念頭湧現的同時,變化也已經隨著思感與念頭的牽引而同一時間發生!

這是心念的合一!

這是諸般底蘊因為融會貫通而消弭無形無相之前,自道法內泛起的最後有形有相的余韻漣漪!

這一刻,五色華光從五臟脈輪的每一寸角落之中沖霄而起!

五色靈光兜轉之間,法力、靈光、真形的力量,盡數都融入了其中,是沛然的進益,也是交織共鳴的廣博與渺遠!

而當這些在思感與念頭的牽引之下,凝聚在一起,進而切實接駁上胃囊丹鼎時。

轟——!

那已經不再是甚麽連綿雷霆了,是洪鐘大呂,是風雷怒吼的聲音,是煌煌道音,在瑯霄山的山體之內猛然炸響!

楚維陽從來都不曾忘記,這一條道途修持的無上義理,是玄冥丹鼎!

五行道法流轉,其聲勢再如何煊赫,也只是五炁玄冥而已!

真正統禦諸般的法門,是胃囊丹鼎!是《五臟食氣精訣》!是盤王宗傳承至今的古法!

可是楚維陽從始至終,所掌握的也只是義理本身而已。

他曉得玄冥丹鼎的要旨,昔日夢回聖宗鼎盛時,更借此洞悟了水相無上要訣。

但如今,已經沒有第二枚證道寶器的遺蛻來教楚維陽再回返歲月光陰而去,於古史聖宗之中再有所得。

他無從猜度,無從確定,當五行道法俱全之後,該如何與《五臟食氣精訣》相接駁,又該如何用這古法去統禦五行。

早先時,也不過是胃囊丹鼎熬煉出諸煞元氣,淬煉出妖獸血煞之氣來,進而在徜徉入五臟脈輪之中的時候,復又被其吸收煉化。

看起來,彼此是同一時間修持,但實際上,彼此間卻甚是涇渭分明。

如此涇渭分明,又如何用古法去統禦五行?

於歲月古史之中追本溯源?

不說這是多麽縹緲的事情,需得一味的依憑於運道,再者說來,這等極盡於細微的事情,往往都要配套著道法的關隘要旨來論述。

而楚維陽的五行道法,已經是散裝之中的散裝,能有義理的指導便已經是極限,縱有統禦之法傳承,也已經無法被楚維陽徑直拿來所用。

可是既然無有先賢成法,修持到了今朝,對於五行道法,對於《五臟食氣精訣》,諸般底蘊的交織共鳴,讓楚維陽決計從無到有,創出屬於自己的統禦之法!

轟——轟——轟——!

接連的煌煌雷音之中,伴隨著極盡於璀璨的諸般靈光沖刷,那諸氣接駁的閃瞬間,竟然是胃囊丹鼎渾如不堪重負一般的哀鳴!

可仔細感應去時,那又渾不似是哀鳴,胃囊丹鼎熬煉諸寶,其堅韌早已經遠超尋常。

直到那五色靈光的風暴開始在對於胃囊丹鼎的沖刷之中有所消弭,那煌煌雷音的源頭,才逐漸的展露在外,那是以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為引,又像是五炁交織而來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惡生發。

無盡靈光的沖刷,在胃囊丹鼎的頂壁上,留下了真實不虛的斑駁紋路,那些紋路極盡曠古,卻又彼此交織著,徜徉這五行之炁回旋,平衡而相諧的義理。

再仔細看去時,自那些紋路之中,更看出了五靈真形的輪廓,玄龜、青龍、鳳凰……

而且諸般真形的交疊,那又像是某種自然而然落成的詭譎傳聞,似是古時無有傳承,可教人一眼看去時,便又恍惚間明悟了其字義——

《道衡圖》

以道圖統禦“古法統禦五行”的過程,這便是楚維陽底蘊沉澱出來的前路!

下一瞬,五色靈光渾如潮水一般褪去,與此同時,是那海量的妖獸血煞之氣重歸胃囊丹鼎。

下一瞬間,古拙而滿蘊生氣的五色靈光,自丹鼎內壁的《道衡圖》中顯照出來。

渾如昔日時,水火回旋丹鼎之中,打熬一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