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都作連江點點萍(第2/2頁)

“饒過我罷,鰩母,饒過我罷!駐足金丹境界,不敢說口含天憲,可言語之間也自有一番因果在,你這般說著,怕是教我憑生出三分冤孽要去化解,因果之間有大恐怖,說不定,最後反而還要找到鰩母你的身上來,難不成你我要為了這兩三句話,最後落到決死的地步?”

不等皇華宗掌教說罷,原地裏,鰩母忽地撫掌贊嘆,開口說道。

“決死?有何不可!你我當年那番災劫交鋒,也不是沒有因果在的!老娘就是頂瞧不上符梅老道!等我快到壽的時候,彼時你也老的差不多了,還是你來找我罷,到時候真個決死一戰,彼時不論是誰能活下來,許是都還能有更進一步的希望。”

說這番話的時候,鰩母甚至平靜,與早先說話時的陰陽怪氣大有不同。

而原地裏,忽地,皇華宗掌教愣了愣,緊接著,他沉吟了數息,仿佛只是將鰩母的話反復思量了兩遍,之後,掌教大修士竟頗悠然順暢的點了點頭。

“鰩母這樣提議?那也好!到時候只消一封玉簡傳書來,不論是北邊海眼還是南山地脈,貧道一定趕至!”

掌教大修士一番話,仿佛只是應下了甚麽舉手投足間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可是須知,金丹境界修士,言語之中已自有一番因果在!

原地裏,聞聽得此言,鰩母遂笑的愈發和藹。

“真該教他們瞧瞧,這才是元門的宗師人物哩!”

……

海島,荒山。

洞府石室之中。

伴隨著鏡光的洞照,伴隨著那一道道灰黑色的幽光長河被玄真寶鑒淬煉之後復又被楚維陽煉入胃囊丹鼎之中。

泥丸宮內,靈台上,《屍解煉形圖》中。

四面天野的辰光正陡然發生著奇異卻又璀璨的變化。

自南天六界朝著正西面天野六界看去,那橫在其間的鴻溝,便是夏時劍與秋時劍的六正劍意之間明晰的瓶頸。

上一回修持時,楚維陽便已經耗費去了許多煉化所得,將這道鴻溝填補去了許多,等如今七日一過,正該是再勇猛精進的時候。

如是,靜室裏,亦良久時間過去,隨著一枚枚柳木鬼符中那魂魄真靈盡都被寶鏡汲取了去,靈光黯淡之間,又一點點在那楚維陽的掌控之中潰散成齏粉木屑,順著指縫灑落在石室的地面上。

終於在某一瞬間,幾若是水到渠成一般,再沒有甚麽轟隆的聲勢,只是倏忽間隨著某種意蘊的圓融,那鴻溝悄然間小消弭了去,仿佛四方天野的道圖本就是這般一樣。

千裏之堤,終於此朝潰去。

下一瞬,便是那磅礴的靈光幾如決堤的汪洋一般,朝著正西面天穹六界同時灌湧而去的浩渺景象!

一息,兩息,三息……

立秋劍意!處暑劍意!白露劍意!秋分劍意!寒露劍意!霜降劍意!

只霎時間,六縷朦朧的幾若煙塵一般裊娜的劍意落入了楚維陽的掌控之中,此時間,分明是在盛夏時分,無端的,幾有某種真切的秋風蕭索的意境環繞在了石室之中。

那是一縷一道比一道更為純粹的殺念之劍!

那是自前世今生,楚維陽經歷過的事,那是九萬裏山海,楚維陽曾走過的路!

只霎時間,原本癱坐在角落石壁前的五人,忽地猛打了一個寒兢,明明早先時那股陰風已經回旋著過去了,可是這會兒,幾如身墜冰窖的涼意,尤甚那股陰風許多!

沒來由的,五人之中尚算是狀態最好的老王,竟覺得雖然仍舊是深處在幽寂的石室裏,可是當那陰冷的滿蘊殺念的氣機橫掃過之後,一切卻全然不同了。

同樣幽寂,同樣黑暗,同樣淒苦,同樣的教人瑟縮著,可卻已不是海島荒山之中的奇詭環境。

老王感觸到了,卻無法將這種變化宣之於口。

原地裏,張開手掌,任由那木屑自指縫中灑落,楚維陽仿佛是看到了歲月與光陰流淌的變化。

良久的幽冷與沉默之中,一道悠長且復雜的喟嘆聲音隨著屬於秋時劍的六正劍意自石室之中不斷的回旋著。

那並無字音的喟嘆聲中,是楚維陽在這一瞬間隨著秋時劍的肅殺而翻湧起來的回憶,是那回憶激湧起來的情緒之中繁復湧現,最後又被楚維陽按下的感慨。

“鎮魔窟……”

“往後我的立身之地所在,便是鎮魔窟……”

……

一朝寂寂與冥冥,壟樹未長墳草青。

高節雄才向何處,夜闌空鎖滿池星。